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心中装着孩子的记者编辑》
 
《心中装着孩子的记者》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吴峥岚到中国少年报社参加工作,开始投身于少年儿童新闻事业。中国少年报在我国新闻战线上是一块极为特殊的阵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报国成才,影响深远。在中国少年报,吴峥岚是一位勤于写作的新闻记者。从一名普通记者一路成长为中国少年报主编。
中国少年报的办报理念是“为孩子说话,让孩子说话,说孩子话”,报社要求每一位记者编辑要从了解孩子开始。吴峥岚来到报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给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的来信回信。孩子们的来信一般都皱皱巴巴,字体也歪歪扭扭,但她都会认认真真阅读,然后热情洋溢地回复。就在这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吴峥岚走近了孩子,熟悉了孩子,心中也装下了孩子。
吴峥岚一直是中少报社最活跃的记者代表。她的足迹包括东北雪原、西南边城、新疆克拉玛依和大别山深处,她深入孩子中间,关注他们的成长,报道他们的心声,许多新闻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1992年,作品《人民代表开大会 共商国家大事情》。1993年,作品《买了假货怎么办》。《大东庄小学的小主人信箱》,《我们为什么不喝水》《有多少课桌椅不合格》《我梦想,我期待》《课本转续使用》《大博士为本报小读者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奖》。《阳光照耀大会堂》系列报道,开创了小记者采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先例。 “板房教室”。
善于策划的活动组织者
《中国少年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其中的一项特殊任务,就是组织动员全国少先队员开展新闻活动,推广少先队特色活动。
1987年当中央组建讲师团赴西藏支教时,吴峥岚积极报名,来到西藏拉萨为藏族孩子当了一年小学教师,时任团中央书记的李源潮同志两次写信鼓励和慰问她。鉴于她在西藏的突出表现,国家民委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在团中央、少工委和报社的领导下,她充分利用中国少年报这个平台,开创性地启动了一系列少年新闻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与当地孩子结对联系,开拓了城市与农村孩子的视野,获得了良好效果。这个活动后来引申发展成了少先队著名品牌活动“城乡孩子手拉手”,影响至今。200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世界大会在中国澳门召开,会上,吴峥岚组织策划了儿童论坛,这是该世界大会首次开设儿童论坛。全国17个省市的少先队员在论坛上发言,向全世界客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和书籍。活动得到了大会的高度评价。
勇于创新的报纸主编
作为中国少年报的主编,吴峥岚利用报纸为全国少年儿童服务,为这张有着58年历史的报纸注入生机和活力,为新时期的中国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精神食粮。
在培养新人上,吴峥岚手把手地教导年轻编辑和记者,亲自写稿、改稿,对稿件质量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带出了一支干练、精锐的中少报采编团队。
改版后的中国少年报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读者的热烈欢迎,一举打破了少儿报刊界“暑假必跌”的行业发行规律,实现了订阅量的反季节攀升。同时,凭借出色的印刷质量和精彩丰富的内容,改版后的报纸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
21世纪是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传统纸质媒体如何应对是每个办报人的课题,也是吴峥岚上下求索的一个内容。但她相信,只要头脑中装满创新意识,只要心中装着孩子,只要坚持“为孩子说话,让孩子说话,说孩子话”的办报理念,中国少年报必将展开崭新的篇章!
上海《少年文艺》:
未曾谋面的恩师。汤雄说,我至今仍珍藏着当年曾任《少年文艺》主编的恩师任大霖写给我的亲笔信。自从我于1979年年底在江苏《少年文艺》月刊上发表处女作《蝉鸣声声》之后,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没有掌握创作的规律,缺乏一定的文学修养,再也没有一篇少年文学作品发表。谁是我心目中的名师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因为早在60年代,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他那脍炙人口、红遍全国的短篇作品如《蟋蟀》、《水胡鹭在叫》等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大霖老师是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
《少年文艺》影响着我:
1985年春天,我写了一篇散文《四月》。因为文章里有孩子的形象,就随手丢进单位旁边的邮筒,寄给了《少年文艺》。我和《少年文艺》朝夕相处在同一座城市里,但从没打过交道。我那时候没有多少名气,做好了投稿等于石沉大海的准备。
《少年文艺》的小说编辑刘健屏,说编辑部负责分发稿件的同志以为我写的是小说就分给了他,说他看了认为是散文就交给了散文、诗歌编辑章文焙,说他觉得我有基础就上门来看看作者的情况,说希望我如果有好的小说就直接寄给他。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一个编辑。
1987年《少年文艺》需要进一个编辑,为采写报道亲自和探险队漂黄河,已经是《少年文艺》副主编的章文焙看见报道,约我把漂黄河的经历写成报告文学。
《少年文艺》创刊30年了。30年来,《少年文艺》一直是一个培养作者的地方,是一个吸引有志者的地方,也是一个锻炼编者的地方。我做编辑,始终不敢忘记善待作者、善待作品,不敢忘记提供给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必须积极向上,不敢忘记“新一点、美一点、深一点”。
上海版《少年文艺》创刊于上世纪1953年7月,由宋庆龄题写刊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她是培养文学新人的园地,被誉为“作家的摇篮”。全国许多著名作家的处女作都在《少年文艺》上发表。《少年文艺》除了刊登反映当代少年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各类文学作品外,还有“新芽”栏目专门发表高小和初中学生自己的习作,在全国少年读者和家长中具有广泛影响。新世纪的《少年文艺》将以全新的面貌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2002年增办了下半月刊《阅读前线》,为文摘版,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提起《少年文艺》,相信会勾起很多成年人心中那份愉快的阅读回忆。作为中国最有分量、年代最久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它以初、高中学生为读者对象,主要刊登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童话、翻译作品等,辟有“新芽”、“小辣椒”、“文艺知识角”专栏,还举办“好作品”评选。许多连环画名家如董天野、华三川、韩兴、韩伍、毛用坤、乐小英为刊物配插图画,使得该刊物通俗易读、图文并茂,情趣盎然,为少年朋友所喜爱传读。每期发表的少年习作,多是学校中、少先队和家庭社会中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生活;有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的好学生、有坚持真理,革新创造的小发明家、也有破除迷信,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的各种动人故事,许多当代优秀作家的处女作就是从这里起步跨入文坛。还有革命斗争史、科幻童话、民间寓言、古文今译等等题材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经历,记录了几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心灵历史。   
1960年第6期《少年文艺》的封面是名少先队员站立于高山顶上,左手擎日,右手托月,周围是喷发的火箭和旋转的卫星。意寓立雄心大志,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这也是当时少先队和少年儿童的口号之一,表现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少年儿童的社会背景和精神风貌。   
《少年文艺》引领少儿文学风尚的杂志,翻开五十年的《少年文艺》,可以看到陈伯吹、叶君健、茹志鹃、任溶溶、严文井、林海音、金近……张洁、张抗抗、王安忆、顾城、陈丹燕、曹文轩、陈秋影、秦文君、郑渊洁、任大霖、沈石溪、彭懿、郁雨君……等熟悉的影子,正如当年汇集了鲁迅、巴金、茅盾、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丰子恺、艾芜、艾青、朱光潜、胡愈、老舍之等作者的《中学生》。
《少年文艺》可以说是过去50年中国少儿文学创作成就的经典缩影。由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梅子涵主编的“《少年文艺》50年精华本”,包括《彩色路途》《绿色麦地》《红色秋千》《金色水桶》《蓝色海洋》5卷,精选了《少年文艺》50年中刊载的风格各异的小说、散文、诗歌、童话。   
《少年文艺》过去的五十年可称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经典缩影,以纯正的文学性为旨归,精选了《少年文艺》五十年中所刊载的不同风格的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少年心灵中彩色的路途、绿色的麦地、红色的秋千、金色的水桶、蓝色的海洋……并非仅仅回荡在书中,它们也将恒久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梅子涵先生在题记中说:成长年月,都是没有结穗的麦子。是风吹伏绿色的叶,也是生命的弯弯曲曲和不流畅的诗。不要盼望夏天,秋天也总是会如期来到,还是麦地的绿色才最有欢欣的。有欢欣的生命才是生命,仔细阅读这些欢欣,原来每一次都有刻骨。   
丛书囊括了几代作者50年来发表在《少年文艺》杂志上的优秀之作。陈伯吹、任溶溶、叶君健、严文井、秦文君、郑渊洁、梅子涵等儿童文学作家的佳作,显示了5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实绩。而林海音、宗璞、茹志鹃等的作品则展示了另一部分作家在少儿文学领域的拓展。梅子涵表示,编选这套丛书就是对少儿作家与作品的深度理解和二次发现,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少年文艺》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上海出版的,一个是江苏出版的。在心里,珍藏着那些读《少年文艺》的日子,那些梦幻般的快乐时光。
重读“作家的摇篮”——《〈少年文艺〉精品佳作选》出版
《少年文艺》在半个世纪里发表了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团结了众多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优秀作家,并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在几代读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作家的摇篮”。《青苹果红苹果》《蓝水晶紫水晶》《炫哥哥靓妹妹》,每本精选历年小说佳作20-30篇,各聘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方卫平、梅子涵作序,每篇文章均由儿童文学专家作眉批与点评,对所选作品从构思、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不同角度分析评价,从中汲取写作技巧。该套丛书很值得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以说是“文学入门”的参考书,由少儿出版社出版。
顾宪谟:纯文学儿童刊物太少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少年文艺》曾经是很多人小时候最喜欢的读物。最辉煌的时候,它的全国发行量高达60万册。
1976年,在江苏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文学编辑的顾宪谟做了一份关于儿童阅读的市场调查,如今中国有9000多种期刊,为什么纯文学的少年儿童刊物这么少?
黄蓓佳:如今阅读氛围太浮躁
黄蓓佳说:“如果没有它,我就不会创作儿童文学。”黄蓓佳在北大中文系读一年级时,顾宪谟翻到了她高中时代的作文《星空下》并刊登到了《少年文艺》上。这篇表达内心感受的才气佳作在读者间引起不小震动,从而鼓动黄蓓佳开始创作儿童文学。她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最多的时候有3篇佳作刊登在同一期《少年文艺》上。虽然这些年来她不像以前那样关注《少年文艺》,但每看一期都会很惊讶,“在出版商如此功利的时代下,它还能坚持这么‘纯文学’且如此受欢迎,实在太意外了。”黄蓓佳觉得,如今阅读氛围太浮躁,一些孩子只盯着打打杀杀的暴力漫画寻找刺激。还孩子一份纯净的天空。
梅子涵:中国孩子阅读太盲目
《少年文艺》如今每期的发行量约为8万册,这个数字在全国儿童期刊中还处于领先地位。从60万册降到8万册,众多作家觉得并不是因为《少年文艺》的质量下降,而是“期刊竞争太厉害、儿童阅读太盲目”。靠《少年文艺》奠定写作方向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感叹说,现在影响儿童视线的东西太多了,“以前我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比较喜欢用深情的东西去感动人,但我现在只能写些幽默的东西,现在的小孩喜欢轻松活泼的,感动离他们似乎有点远。”
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是文学的,也是娱乐的,在我看来,它至少要经过100年的考验。和孩子们交往,阅读儿童文学,让你感到对工作的热情和付出得到回报的超出所值,于是,你每天都快乐地工作着。
《少年文艺》:文学少年的知音,作文入门的向导,未来作家的摇篮,少年心灵的家园
沈飙:今年是《少年文艺》创刊三十周年。《少年文艺》之所以始终能够以严肃的文学态度、鲜明的个性风格以及长期以来与广大作家和读者的亲和力深受同业关注,始终如一看准目标、坚守文学阵地。
  三十年来,《少年文艺》不仅培养了许多青少年走上文学的道路,当之无愧于“文学摇篮”的称号;而且成为一本能够忠实反映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并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产生过有力推动的品牌期刊。我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采用的社标——那既像红领巾在飘扬、又似队号在吹响的“少”字的创意,就是源于《少年文艺》。
《少年文艺》最早的读者,如今都为人父母了。今天,我们的编辑常常会收到这样的信——两代人共同写来的信,感谢一份杂志对母子或者父女两代人的影响。
《少年文艺》记录了几代少年成长的心灵史,沈飙说,我1982年从大学毕业,在大学工作了几年,然后开始与《少年文艺》结缘,走进《少年文艺》。
  1988年4月,带我走进《少年文艺》的是第一任主编顾宪谟先生。顾先生以善于奖掖后进声名传播于儿童文学界。“文学少年的知音,陶冶性情的艺苑,作文入门的向导,未来作家的摇篮。” 这句话就是顾先生在八十年代初提出来的;“清新、活泼、高雅”的刊物风格也是在顾先生任主编的时期形成的。
今天我们的出版资源中最稀缺的不是别的,而是品质。图书如此,期刊也是如此。有品质,才能有生命力。《少年文艺》有今天这样的声誉,可不是浪得虚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少年文艺》作为国内三大著名儿童文学期刊之一,围绕着这本刊物的作家群可以用群星璀璨来形容。现在儿童文学界领军级的著名作家如郑渊洁、孙云晓、曹文轩、梅子涵、黄蓓佳、秦文君等等,就是她众多作家群中最年轻的一群。进入九十年代,《少年文艺》吸引并培养了更多的年轻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我们的作家遍布全国,其中有43人分别获得过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图书奖、冰心图书奖等国家级图书大奖,他们是中国儿童文学原创领域一股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我们一向关注并努力倾听“年轻的声音”,我曾经在《少年文艺》开辟过专栏——“新体验小说” 、“80年代后”。《少年文艺》的个性特征就是内容自身所表露出来的“时代性”、“青春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龙源期刊网:提起《少年文艺》,总会有“上海的《少年文艺》”和“江苏的《少年文艺》”一说,上海的《少年文艺》已有50多年的历史,而且为中国最有分量、发行量最大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少年文艺》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位同名的老大哥?
沈飙:两种《少年文艺》的重名,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关心同类型的两种期刊同名又同质的问题,所以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塑造自己的“个性”了。虽然我们有一样的面孔,但我们各有自己的追随者。国内的儿童文学期刊现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八十年代前期有一些,大浪淘沙,后来就越来越少了。在充满诱惑的今天,能数十年坚守理想、不改初衷,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我们都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上海的《少年文艺》,我个人永远心存敬意。
《少年文艺》“适应于小学到高中的普通文学爱好者”。今天我们的主要目标读者定位于初一至初二这个年龄段的文学少年。
《少年文艺》曾经开辟过两个专栏,一个叫《心灵家园》,一个叫《晓灯信箱》,很受读者欢迎。我曾在《中华读书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少年文艺——新人类的精神家园》的文章,把读书、写作与有意义社会活动,和少年的生活成长相结合,让《少年文艺》真正成为手牵着手的一个互助、互利、互爱的温暖集体,真正成为少年一所美好的精神家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少年文艺》主要小说作者有黄蓓佳、刘健屏、曹文轩、程玮、梅子涵、陈丹燕、秦文君、班马、沈石溪、金曾豪、常新港、董宏猷,董天柚、左泓、牧铃、崔晓勇、老臣、玉清、薛涛、张品成、彭学军,童话作家有郑渊洁、周锐、彭懿、冰波、李志伟、李晋西,报告文学作家有孙云晓、刘保法、庄大伟,散文作家有鹿子、吴然、谢华。这些名字都是《少年文艺》的老读者所熟悉的。
文学创作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劳动,而不是靠编辑部的案头策划。《少年文艺》之所以有丰厚的作家资源,主要是因为《少年文艺》创刊之始就有一种包容的精神,有一份真诚的文学追求,能够容纳不同风格、不同趣味的作家和作品。其次,是《少年文艺》的编辑在与作家的对话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深厚友情。

“少年创作”是《少年文艺》一个特色栏目,也是几十年来一贯受到读者欢迎的一个栏目。早在八十年代,《少年文艺》就结集出版过好几个少年作家的短篇小说,还选编过一个书名为《明天的太阳》的“少年创作”作品集。可以说我们是国内业界最早关注并出版“青春文学”的。九十年代期间,从少年作者走向专业文学创作道路的有林彦、饶雪漫等,后者现在被称做“文字女巫”、“青春文学掌门人”。韩寒当时也是最早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作品的少年之一。
《少年文艺》下半月版是以“作文写作”为特点的刊物。她面对的读者主要是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毫无疑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里,作文也是衡量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但是有关调查发现:面对写作,95%以上学生都认为是一件讨厌的事情,很有畏难情绪。现在,甚至于这一本该在中学完成的写作训练,都要带进大学继续完成,写作因此困惑了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我们筹办这本刊物最直接的原因吧。
  《少年文艺》下半月版将充分发挥品质阅读的优势,与语文教辅类刊物和选文为主的作文类刊物拉开距离。新刊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阅读和写作之间为读者架起一座金桥。

倡导广泛阅读,强调文学对少年的审美训练和品德情操的陶冶。
“文艺性”是《少年文艺》题中应有之义。2001年我主持《少年文艺》,从与时俱进、贴近读者、整合资源、重新定位的考虑出发,具体采取了一收一放的做法:收,就是重新界定《少年文艺》的目标读者,明确主要读者的年龄段;放,就是延展刊物内容,走出单纯的文学小圈子,以文艺心情介入少年生活。
  我有一个观点不妨在这里说出来:没有审美之心的人,也就没有善恶廉耻之心;审美的训练不仅仅是文艺范畴内的事情,也是道德范畴内的事情。所以,我倡导广泛阅读。
世纪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提出“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应该给孩子什么?》),对此,《少年文艺》是如何去做的?
在对待儿童文学的功能上,理论界一直有教化和娱乐的两种争论。其实教化和娱乐是儿童文学两条腿,健康的人能够很好的走路而不会有孰长孰短的困惑。在现在的语境里,我是完全赞同曹先生的。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她的读者往往更主动、更自觉渴求着一种精神的“上升”。因此,我比较强调文学对少年的审美训练和品德情操的陶冶。一个儿童文学期刊的主编,必须具有神圣的使命意识。
《少年文艺》发表作品的题材是多方面的,既有主流题材,也有边缘题材;既在我们的报告文学中有所反映,也在小说、散文中有所体现。但是,作为一本文学刊物,我们对这些题材的关注度,肯定不如新闻纪实类报刊的反应那么直接和迅速。
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另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儿童诗有过五六十年代的辉煌,艾青、臧克家、郭小川……几乎每一位诗人都专意为儿童写过诗篇。
沈飙:我们的刊物有诗歌的版面。我们的文学前辈、儿童诗大家如鲁兵先生、圣野先生、樊发稼先生,过去都曾在我们《少年文艺》上发表过诗歌。活跃在当今儿童文学界的王宜振先生、徐鲁先生、谭旭东博士,和我们《少年文艺》也有很好的关系。今后,我将在关注儿童诗,发现和培养新的儿童诗人上加大力度。
“美绘”这一概念是读图时代的产物。少年儿童其实一向更愿意接受“图文并茂”的读物,并非从今日始。不仅在图书,这些年不断涌现的新刊,很多也走“图文结合”的路子,但都是一些时尚类的刊物。我也希望《少年文艺》版面设计活泼有趣,增加视觉的观赏性。
儿童文学的作家最基本应该心地清澈,具有童心。优秀的儿童文学必定是对一个少年的成长有帮助,而且一定是经得起时间磨洗的文学作品。
《少年文艺》的一句口号:“少年脉动,文艺心情,都市襟怀,江南气韵”。所谓“少年脉动”,指的是这本刊物所具有的青春的生命活力;“文艺心情”,指的是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审美的感情与体验;“都市襟怀”,指的是开放和包容的人文精神;“江南气韵”, 指的是带有地域文化传承的鲜明艺术风格,准确地说就是优雅和精致艺术特征。这句口号给我带来很大的争议。我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规范有序、不断细分的市场化过程是一个必须也是必然的趋势。读者定位明确、具有个性的刊物应有它本来具有的一个位置。
只要语言存在,文字就不会消亡。人类阅读的习惯,先有图画,后有文字。阅读文字的习惯也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培养和形成的。当人类文明的智慧和思想之火,主要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保存和传递时,你说人类会重新回到以图画表达思想的那个蒙昧时代中去吗?某些地方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灰色童谣”,它们正侵袭着校园,污染着孩子们纯净的心灵,诸如“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交学费”,有的是改写了诗词,如“横眉冷对考试卷,眼睛直对钢笔尖;英雄不怕打零蛋,挺直胸脯交白卷”。“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您认为怎样才能杜绝这种现象?
  沈飙:儿童心理上也有自由宣泄的需要,“灰色童谣”流行校园是一种现象,它产生的后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危言耸听。曾经流行过一句红色经典语录,怎么说来着:什么什么的文化阵地,谁谁不能去占领它,谁谁就会去占领它。还有人记得吗?“灰色童谣”流行校园,也说明我们校园的课外阅读存在着一个真空。让全社会都关心我们少年儿童的沉重大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吧。我们有关机构和部门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读书,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在这上面花力气才是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儿童文学原创也有自己的代表作。网络这一新的传媒方式的出现,对少年读者、对传统的纸质媒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尤其网络文学的兴起,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网络文学和以纸为载体的文学的差异不仅仅是表现在其传播方式,也表现在文体、话语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一个“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首先要爱孩子,要有一颗永远的童心,还要耐得住寂寞;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儿童喜欢,成人也喜欢。文学工作者工作与创作的外在形式确实是安安静静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工作者,有他的独特性——当我静静地、默默地做着编辑工作或者创作作品时,心中是响着各种声音的,各种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活跃在我脑海中,诞生在稿纸上,那就没什么寂寞了。

《齐鲁少年》
《齐鲁少年》的编辑们和孩子们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对各自负责的版面进行了信息方面的采集,听取了孩子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孩子们的种种疑问进行了耐心的回答。
留守少年同读《齐鲁少年》活动。留守少年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农村特殊群体。为把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活动推向深入,把单纯为孩子们提供物质帮助提升到为孩子们提供精神支持。
齐鲁少年报虽然只是薄薄一张报纸,但作用不可小看,它对丰富留守少年儿童校园生活、提高他们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关心。
少年报,作为新闻传媒业的一份子一直以来大都很难闯入大众的视野,尤其是地方性的少年报更是步履维艰,但是无论在任何时候少年报都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  
地方类少年报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紧密探求新型运营模式,挖掘特色资源,避免雷同单调,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齐鲁少年报创刊于1992年10月,作为《山东青年报》的少年版,在报刊定位、内容设计和版面编排等各个方面继承团省委制定的宗旨和方针外,注重挖掘受众的特征和需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及时代发展的变化,相时而动,稳中求变,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值得思考和借鉴。
报刊始终坚守媒体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多媒体激烈竞争、碰撞、融合的大变革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这场变革中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求占据一方市场。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固然有利于媒介的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回避,尤其是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表现出来的一些恶俗的竞争手段更值得媒体人反思。随着媒介市场化的日益深入,媒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一家媒介想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首先在媒介定位上下足功夫。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齐鲁少年报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青少年作为社会群体的第一梯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萌芽和形成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培养与教育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作为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作为我省为数不多的少年媒体,齐鲁少年报理应当好排头兵,担负起把山东青少年媒体做大做强的重任。
共青团山东省委《齐鲁少年报》小溪姐姐来到嘉祥县调研采访。小溪姐姐是齐鲁少年报一版的编辑,也是齐鲁少年报众多小读者的知心朋友。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在教育领域有许多优良传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如“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等等。一方面,有利于弘扬齐鲁文化,让这些经典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造齐鲁少年报的品牌栏目,形成报纸的地域特色,为以后打入全国市场,形成品牌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