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易经》产生历经几千年
 
一、《易经》产生历经几千年

记得小时候,老师赵之禹对我们很严厉、很负责。他曽教给我们一首歌,那就是:“上古伏羲作八卦,开启华夏子孙智。神农重卦《连山易》,夏道连连育生机。轩辕复卦《《归藏易》,殷道亲亲奠根基。文王羑里演《周易》,周道尊尊日东西。周公悉心作爻辞,《周易》从此称第一。孔子作传为《十翼》,儒家学说入熟第。学经首先学《易经》,为官为民免沉迷。”那时候,我们对这些只能觉得新鲜,感到赵老师实在难为我们,让我们学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随着年龄增长,对《易经》地接触越来越多,才渐渐明白当年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决心将学易的点点体会整理出来,以此作为对赵老师的祭奠。

大家知道,易是《易经》的简称,八卦和六十四卦都简称易。它同其他中华瑰宝一样,有一个漫长的发育与完善过程。追根求源,还得从三古、三圣、三易谈起。

三古,指《易经》地产生、演化、阐述、传承大体经历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重大历史阶段。这里的三古,与历史划分有联系也有区别。上古指的是伏羲女娲生活的新石器时期,人们结草计数,智慧启蒙,所不同的是伏羲在结草过程中发现了数理变化;中古是指夏、商、周(西周)三代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尤其在互相征战的过程中,对宇宙的客观规律逐步加深认识,变易之理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存愈来愈显得重要;近古指(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

三圣,仅限于指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上古之圣为太昊伏羲,姓风。相传,六千多年前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市),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传说他为古代东夷族的首领,逝后葬淮阳,共传十五世。他与妹妹女娲是大家公认的中华人文始祖,其母华胥氏是大家公认的始祖母。伏羲受蜘蛛结网的启发,创造了渔网,教民从事渔猎;创造了婚姻制度,将族内婚逐步转为族外婚;创造了乐器“瑟”,创作了乐曲《驾辨》;受白龟和白马身上的条纹启示,创造了八卦,用八种简单而又深奥的符号,概括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据周易记载,他上观天象,下观地理,中观万物,始作八卦。从此,“一画开天分阴阳,推演万物定乾坤”。他在黄淮平原上,推开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序幕。

中古之圣为周文王,姓姬名昌,黄帝十八代孙,季历之子,商朝末年为周族首领,殷纣王封其为西伯侯,西周的奠基者。姬昌年轻时参加农业劳动,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了解。当首领后,礼贤下士,宽厚待人,积极发展生产,实行“罪不及孥”和“裕民政策”,深得人心,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投奔了他。殷纣王见他实力越来越大,便将他关在了羑里。八年间,他潜心研究八卦,演化成六十四爻,穷探天下之理,成为中国第一部经书《周易》。

近古之圣为孔子。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这位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鲁国短时期的大司寇,便流落街市,四处游说,当其“道不行”时,只好举办私塾。传说他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在他五十六岁时,开始研究《周易》。尽管他声称“述而不作”,但他在注释《周易》上却下了大的功夫。孔子对《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作了详尽的阐述和说明。写了近十万字的说明文字。有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彖传辞、像传辞和文言,有阐释义理的系辞传,有说明卦象卦理的说卦传,有说明卦序排列的卦序传。到了这个时候,《易经》真正称得上系统化、理论化了。对此,孔子功莫大焉。

三易,即指《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

传说《连山易》为神农氏所创。神农氏即炎帝,他所处的时代距伏羲大约七八百年间。祖先们已经由渔猎为主转为农牧渔为主。农业地位的提高,迫使人们研究气象、土壤、灾害、医药和天文。神农和黄帝历史的担负起了这副重担。《连山易》可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神农将八卦每两卦一重,首先演绎出六十四卦。那时,农耕多在山坡上,这是避灾的最好手段,所以神农又号连山氏。卦辞多与山相连。由于失传,其内容难以详考。但从汉朝对“鸣雌侯”的记载来看,许负研究过《连山易》,而许负又是深懂医理,可以从中了解蛛丝马迹。

《归藏易》为轩辕所创。轩辕即黄帝,又号归藏氏。到黄帝时,农业收成已有节余,春播夏收需要研究,一年节气需要制定。《归藏易》的内容也就十分明了。但黄历地产生,随着时日推进,逐渐取代了《归藏易》,也就导致了《归藏易》的失传。

《周易》就是周文王在羑里所创六十四卦。加之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又为三百八十四爻撰写了爻辞。这也为《周易》流传至今奠定了基础。



半山《易经》体会 二、读《易经》首先要弄清什么
就《易经》形成的过程来讲,有个先易后经的问题。因此,当年学习时,老师要我们首先弄清什么是易?然后再理解什么是易经?

关于“易”的来历,秦汉之后有多种说法。我们必须回到伏羲那里去,老祖宗在摆弄草棒时,先研究的是一与二的关系及变化。万物从一开始,万物九九归一。后来对“易”的解释,大体分三类:即简易、变易和不易。

简易,说到底就是符号,也就是一个简单符号可代表许多事物。《系辞》中说:“易者,象也”。“彖者,言乎象者也”。《周易概论》根据《说卦》归纳八卦之象为: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乾为天为园、君、父、玉、金、寒、冰、大赤、良马、老马、瘠马、驳马、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施舍,为大道,为长子,为决断,为小青竹,其于马也,为善鸣,为左腿白色的马,为脚步快速的马,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多白眼,为近利市倍。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凶,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多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鳖,为蟹,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路径,为小石,为瓜类果实,为看门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啄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在此基础上,老祖宗设置了八种不同符号,各代表一卦。

所谓“变易”,则主要强调一个“变”字。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真本事。先人们在演易时,又往往与天干地支结合起来。同一卦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有不同的说法。例如:阳爻一代表1的话,阴爻--可代表0,阳爻与阴爻重叠,可变化出10、100、1000、10000等多种数字。又如:阳爻代表天的话,阴爻可代表地,天和地的结合,在春夏秋冬又产生不同的天侯。同样,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在不同条件下的出现,则有不同的解释,且不可静而观之,等而对之。比如说,森林大火时出现兑卦,则吉;黄河发水时出现兑卦,则凶。条件异也。

变易大体有四层意思:

一是说自然万物是变化的。例如六十四卦中的损卦,上卦是象征山的艮卦,下挂是象征泽的兑卦,表示湖海中的山在海水中一点点销蚀,进而沧桑巨变。

二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分六个层次,亦即六爻。它好比庄稼,初爻为播种(耕种),二爻为发芽(播种有成),三爻为叶茂(发展到一定阶段),四爻为开花结果,五爻为成熟,上爻为归藏。依次往返,万世不竭。

三是说人的意志可以影响事物的变化。这一点在军事学上应用比较广泛。在困中求益、在险中求胜、在危中求存。把握好时机,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六十四卦中的“困卦”,本意的延伸就是很好的说明。本意为困难、艰险、不顺,但卦辞中说:“险以说(悦),困而不失其所享,其难君子乎,贞,大人吉”。

四是说六十四卦本身也是静动结合。六十四卦是相对稳定的,但演变了三百八十四种爻动态之卦,尤其错卦、综卦,更显得错综复杂。这一点,以后再谈。

所谓“不易”,是指一些永恒的自然法则。“天不变,道亦不变”源出于此。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中,这里更多的是指一般。在《易经》中,常见用阴爻与阳爻象征自然中的昼夜、阴阳、圆缺、高低、男女、雌雄、等。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说:“日月为易,刚柔相推”,就是例证之一。同时,爻辞中又指出一些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必须“道法自然”。再则,也说明“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否极泰来”,这也说明不易中有易。但许多事情,万变不离其宗,此乃不易之魂。



半山《易经》体会 三、爻是易经的基本要素
说到对爻的认识,还得感谢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二十年前,他送半山一部《易经浅说》,使我一步步陷入《易经》迷魂阵,为了弄清什么是爻,可费了一番周折。

事实上,爻是一张窗户纸,一捅就破。它是“易”的基本符号,又是构成《易经》的基本要素。前面曾经谈到,伏羲受蜘蛛织网的启发,发明了网。而爻恰恰就是一个网孔。象征着世间万事万物互相交错、相互依托与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舍此非彼。于是爻的概念产生了。 爻的基本符号也很简单。我看就是两根草棒,一根是完整的,表示为“一”;一根掰成两半,表示“--”。一为阳爻,体现九九归一、万物起一、一为原始,为大合之数;“--”为阴爻,体现合久必分、一分为二、万物衍生,为小分之数。爻的起始就这两个符号。但老祖宗并没有到此为止,进而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到这里,就有点哲学味了。

“易有太极”。太极是万物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它也有个发育过程,那就是:“未见气、气之初、形之始、质之成”四个阶段。开始没有见到什么东西,渐渐的形成气候,进而由气而形,由形而质。由此便产生了混沌的状态的太极。

“太极生两仪”。太极产生后,轻清之气上浮,为天(大气层),进而天外有天,为宇宙;重浊之物下沉,为地,进而地下有地,为地理。天与地的形成,就成了太极的两仪。在易中,天阳、地阴的概念便出现了。所以说,一阳一阴为两仪,二仪用“一”和“--”的符号来表示,也就叫爻。

“两仪生四象”。据易理讲,两阳相重为太阳,两阴相重为太阴,上阳下阴相重,为少阳,上阴下阳相重,为少阴。那么,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就组成了四象。

“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四象派生了八卦。太阳上重一阳爻,“☰”,为乾卦;太阳上重一阴爻,“☱”,为兑卦;少阳上重一阳爻,“☴”,为巽卦;少阳上重一阴爻,“☵”,为坎卦;太阴上重一阳爻,“☶”,为艮卦;少阴上重一阴爻,“☳”,为震卦;少阴上重一阳爻,“☲”,为离卦;太阴上重一阴爻,“☷”,为坤卦。

综上所述,爻在易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符号,又是工具;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只有创造了爻,才有阴阳,才有四象,才有八卦。爻是易理最根基的东西。



半山《易经》体会 四、 重在弄清卦形、卦象、卦
《易经》中的卦,是逐步形成与完善的。当年老师要求我们不要贪多嚼不烂,更不要不会走就学跑。要首先弄清楚卦形、卦象、卦德的概念与含义。老师说,“《易经》犹如金矿,能否取得真金,必须在搞清什么是卦形、卦象、卦德上下功夫。”

卦形:卦形也叫卦面,也就是说它自身的样子。撇开神秘色彩,我们看到乾卦是六根蓍草棒,平行上下而摆成;坤卦是六根断蓍草棒按同样形式组成。在此不一一而举。他简单的告诉人们,每一卦都是由六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则非九“一”即六“--”。念得时候,是由下而上,若是乾卦,读的时候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是屯卦,读的时候分别是:初九、六二、六三、*、九五、上六。这两个卦相同的是都有初九、九五,不同的则有四爻。同时,每一卦都是由两个本卦或经卦组成。例如,乾下乾上为乾卦;乾下坤上为泰卦;坤下坤上为坤卦——。所以,各个卦形状不同,其含义当然不同。故读易首先观其形,切不可瞎子摸大象。

卦象,就是指象征什么、代表什么。我们现在开车走路,往往见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有其特定意义。卦象也是一样,每一本卦都代表着一定范围内的事物。一般说来:乾卦象征天,天行健,自强不息;坤卦象征地,地势坤,厚物载德;震卦象征雷,轻清与浑浊二气相撞,发出声音为“鸣”,象征动;巽卦象征风,因动而气流,故为风,风则无孔不入;坎卦象征水,气冷生水,水往下流,水大而危险;离卦象征火,火光附物,水火不容;艮卦象征山,相对静止,屹立不动;兑卦象征泽,泽洼积水,润泽万物。

八卦配属表

卦画 ☰ ☷ ☳ ☴ ☵ ☲ ☶ ☱

卦名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自然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季节 秋冬间 夏秋间 春 春夏间 冬 夏 冬春间 秋

方位 西北 西南 东 东南 北 南 东北 西

动物 马 牛 龙 鸡 豕 雉 狗 羊

人 父 母 长男 长女 中男 中女 少男 少女

人体 首 腹 足 股 耳 目 手 口

属性 健 顺 动 入 陷 附 止 悦

五行 金 土 木 木 水 火 土 金

气象 晴 云 雷 风 雨 晴 雾 雨

内脏 肺 脾 肝 胆 肾脏膀胱 心脏小肠 胃 大肠

节气 立冬 立秋 春分 立夏冬 夏至 立春 秋分

卦德,指作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易经• 系辞下传》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殷商末期,纣王失德;天下大乱,烽火四起;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德光不彰,大道闭塞。文王圣心,胸怀苍生,身囚羑里,忧患天下,精心演绎伏羲八卦成后天六十四卦而确立《易经》之骨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著《传》释义,而有《十翼》。为道德重光,复正人心,拯救社会,改良世风。

在《易经》中,十分重视易德,出发点好,虽险则安,无咎是耶;出发点不好,虽上上而导致下下,有损是耶。



半山《易经》体会 五、要弄清“卜”的真正含义
一提到“卦”,人们必然和“卜”联系在一起,卜卦是易经的动态行为。半山小时曾买过一本书,叫《周公圆梦》,硬是将其当《易经》来读,结果错了。后来老师告诉我门,易经之“卜”,不仅仅是占卜功能,其含义是多层次的。现在看起来,其意义有六:

一是测量。上面谈到,当人类进化到原始社会后期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急需要对天候知识的了解。首先是对日月现象的测定。人们就发明了圭,《周礼夏官司马第四》中说:“土方氏之职,掌土圭之法,以测量日影,量度土地,判断方位,选择可以居住的地方,以建立邦国都邑”。也就是说,开始人们用八尺高的竹竿插在地上测量日影,量日影多长的工具是用土造的泥棍,长五寸,名叫圭。那时,天官们要在八方测量日影,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就叫八卦。卦者,圭来卜也。这里的卜,很简单,就是测量。

二是选择。古时的人,无论干什么都要选择一番。第一次进山叫开山,是否吉利要卜;第一次耕地叫“下地”,什么时候开始也要卜;打仗时,胜败如何也得卜,卜者,选择时机也。前面谈到,八卦中的每一爻都有卦象,掌卦人根据卦象决定是否出动。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考察。卜卦的人,不能闭门造车,不能靠臆断猜想,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时间地点条件的差异,往往导致卜的结果不同。

四是过程。也就是步骤。在军事上叫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讲,卜就是研究每一步该怎么走?遇到问题怎么解决?算命的重结果轻过程,演易的则通过过程研究结果。

五是推论。这里需要指出,易经中的“卜”,多指宏观之卜,也是大面积的卜。用哲学范畴来说,是一般的卜,而不是个别的卜。当然也不排除对个别事情的推算。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算。这同狭义的占卜,有着明显的区别。纵观《易经》六十四卦、无论是卦辞还是爻辞,都是留有充分余地的,给人们以选择的空间。所谓“择善而从之”,就是要人们通过卜去选择。

六是结论。

综上所述,卜绝非先知先觉,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调查研究。在这一点上讲,《易经》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前身。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弄清什么是占卜?占者,卜口也。也就是说将所占用口说出来。这就有个将占有材料归纳、整理、辨别、延伸、推理、逻辑加工的过程。可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文王在羑里演易,事实上是对以往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的再总结,臧否进退用八卦的形式表现出来。《封神演义》中将文王描述成“妖精”一类能掐会算,神乎其神,这是小说家的艺术夸张,无可厚非。但真实的文王是实事求是的。我们还是以乾卦为例,占卜是讲的一个过程、充满着辩证因素。占卜是在寻找目标,出了乾卦,多好啊,“元亨利贞”,“大吉大利”。然而文王并没头脑发热,首先指出开始时“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这无疑当头给人民一瓢冷水,让大家别忘乎所以、清醒清醒。如果盲目地听信算命先生的“大吉”论断,尚未“见龙在田”,就去“利见大人”(号召老百姓),那不掉脑袋才见鬼呢?



半山《易经》体会 六、真正善易何其难
首先声明,半山无意贬低谁,更不想与谁为敌。请读此文者别对号入座。我们各自谈各自的看法。

学《易经》,不一定靠《易经》吃饭。靠《易经》吃饭,大概分三类行:专家教授,毕其一生,穷其一理,不屈不挠,精益求精,此类人号称大师,乃“国宝”;学其一支,研其一门,独立门户,称其一家,此类号大家,不可多得;言必称易,执旗过市,巧言令色,算命糊口,此类号先生,各地都有。但这三类,能否称得上善“易”,鄙人不敢断言矣!

谈到善易,必然有不善易。善与不善,一是说对《易经》的态度,二是说学《易经》的出发点。

先说对易经的态度,大概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迷于经理,难于自拔,最终神经兮兮的,此所谓《易经》不可迷,迷则疯;二种是研于其内,超脱其外,其有千头万绪,我有应对之法。拾得起来放得下去。他们把研究《易经》作为增长知识、添加工具与武器,是驾驭《易经》而非被《易经》牵着鼻子走,此吕尚、萧何、孔明、李勣、刘伯温之辈也;三是拉大旗作虎皮,哄着别人赐口饭吃而已。

其次是说研究《易经》的出发点。这方面,或为治国、或为修身、或为谋生,不一而语,在此不予赘叙。至于找人算命,不属研究《易经》的范围,强贴上“易经”的名片,那是对《易经》的玷污。这里顺便说一下,半山不反对算命,也不给它扣什么帽子,因为它毕竟是一些人的糊口手段,何必断人生路呢?再则“信者有不信者无”吗,只要不谋财害命就行了。同时它也给一些人于心理上以安慰,还起到话疗的结果。

“善易者不占”。这是唯物大师荀子的一句名言。在这里,荀子强调的是君子占大易、不占狭易、要注重善易。惟善易而成大器,此“大天而思之孰如物畜而制之”之理也。

善易者是真正理解易经的本意与内涵的人。就《易经》而论,易与天地准,易理就是自然法则;海纳百川,能与各种先进文化相融通;不断增加新内容,常演常新,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弄通了这些,上可预测天时,下可推测地理,中可分析人间。也就没有多少兴趣去算命了。

善易者重在研究事物发展规则、一般规律。对任何事情都问个为什么,对干什么都讲究方法步骤,在过程中研究结果,不迷信、不盲从、不侥幸、不急躁,讲科学、讲阶段、讲可行、讲利弊,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借鉴反思、物类比较。没有必要去计较一得一失。

善易者注重大局。也就是“易与天地准”。这里强调的是把握自然社会人类的一般规律,注重能动性。在《易经》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亨、利、贞、吉、吝、咎、凶”等字样,但象辞又往往指明道路,怎样条件下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什么条件下能“出奇取胜”,至少“无咎”。心系大道,何论溪哉!



半山《易经》体会 七、围绕“天地准”,解读六十
当年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易经》,关键是正确解读六十四卦,不仅要正确理解每一卦的卦名、卦画、卦象、卦德、卦辞,还要正确理解每一卦六个爻的爻辞,以及解释卦辞与爻辞的彖辞、象辞。

前面我们曾谈到过卦名、卦画、卦象、卦德,这里再重点说明在六十四卦中,卦辞是每一卦的总纲;爻辞是每一爻的段落大意;彖辞与象辞则是注解与阐述。整个下来,浑然一体,构成卦理。

《易经》的每一卦,是一个大扇面,它通过一个过程慢慢地为我们展了开来。而每个扇面上,又有形形色色的不同图案,图案后面又有详详细细的说明。那么,通过六十四个大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天地、社会、人类空间。人们通过学习《易经》,可达到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之目的。

应该指出,卦辞是周公旦所作,先后费了几十年的工夫。特别是在平息诸王之乱后,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周公旦进行了撰写卦辞的伟大工程。用现在的话来说,里面囊裹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家庭、天文、地理、术数、道德、牲畜、庄稼等等。使之不仅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且成为全社会的公共精神财富。至于爻辞,其实就是孔子解释卦辞的《易传》,当人们求得变卦后,可以通过爻辞来分析卦象。

可以这样说,《易经》中有占卜的成分,但这个占卜是大层面的。《易经》的内容更多的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中的变数。因此,我们学习《易经》,要紧紧围绕“《易》与天地准”这个中心,把六十四卦看作是一个演绎自然法则、认识社会规律、解剖社会现象的经典。不要陷入遇卦解卦、逢爻说爻、依辞解辞、说文解字的怪圈。而是爻跟卦走,卦跟乾坤走,乾坤跟易走,易跟天道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所谓“天地准”者,是在过程中正确把握规律也。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乾卦
第一卦 乾卦

乾卦是六十四卦第一卦,可以说其卦也吉、其文也祥,属开天之卦。当年老师告诫我们:“能否正确把握读《易经》的方向,迈出第一步至关重要,读懂乾卦就像拿到了开《易经》之锁的一把钥匙,一锁既开,开他锁则易。”因此,学乾卦,还得从弄懂什么是乾卦的卦名、卦画、卦象、卦德、卦辞、爻辞开始。

一、卦名 乾

说到乾字,我们不由得想起仓颉造字来。仓颉当年造的是象形文字,是依照一个祭坛来进行的,是祭天场面的缩影。隆重的祭天场面所用的工具、器皿,在甲骨文的“乾”字中都可找到影子。事实上,伏羲的出生地点在关外,当时的一些习俗现在在游牧民族中还有遗痕。如蒙古族的敖包会。从中也不难发现一些点滴。半山曾到过安阳,就乾字问过朋友,他们在同金文对照过程中也发现古乾字好似一个祭祀场所。我们的老祖宗的祭祀行为,一直是与自然、季节、国事、悼念、庆祝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其仪式非常隆重。有象征性的测日活动,那么圭尺、竹竿、旗子则必备;有供奉牺牲,祭器又不可缺少;有不同人群表演,人的代表也要出此现。特别是季节活动,还要有五谷象征。这些要素加起来,就组合了一个乾字。在某种意义上讲,乾者,祭祀之像也。乾的内涵相当广泛,它是古代天文学的萌芽。当时搞天文学,出发点是如何有利从事农牧活动。尤其农业的耕、种、锄、耘、收、藏,十分依赖天象、气候及其变化。丰歉如何,与气候关系极大。因此,祖宗们十分注重研究天文气象工作。侧日月而观天象,析天象而晓吉咎,知吉咎而定活动,定活动而达效果。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先导,是祖先的客观辩证法思想产生的主要起源。

乾卦是《易经》的首卦,取名为乾,意义大概有三:一是说明此卦在众卦中的位置,处于不可替代的首位,此“天行健”也;二是说明作卦者的天道思维。祖先们在这里研究天,并非研究一个针尖能站几个天使,更不是离开人间的活动去想入非非。而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正因如此,此卦称乾卦而不称天卦。三是祖宗们意识到,要由此开始,揭开宇宙规律的奥妙。

二、卦画(形)

乾卦的卦形,就是六个阳爻。上下两个经卦都是阳爻。其六个爻的位置有其特殊规定。念得时候从下向上推。第一爻念初九;第二爻念九二;以下分别是九三、九四、九五,最上一爻念上九。初九、九三、九五是奇数,奇数的爻位是阳爻位;九二、九四、上九是偶数,偶数的爻位是阴爻位。如果奇数爻在阳位,叫做当位,如果奇数爻的位置让阴爻占了,那就是不当位了。在乾卦中,九二、九四、上九都占了阴位,这就有文章可做了,也需要在过程中加以阐述与说明。否则,那将乾将不乾了。举个极不恰当的例子:一匹马处阳爻位(初九),开始走路。到了阴爻位(九二),应该停下来吃草喝水,但乾卦的九二是阳卦占阴位,不能停。这不出麻烦才怪呢?办法倒有,在彖辞象辞那里。下面再说。

三、卦象

就具体的乾卦卦象来说,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说乾卦象征什么;二是每一爻象征什么。至于每一爻象征什么,以后还要在爻辞中说明,至于乾卦象征什么,前面已列表说过,在此也就不再赘叙。

四、卦德

卦德是从卦象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与特征。乾卦的性质是健,“天行健”;特征是第一、首先、开始。它象征着:天、秋冬间、西北、马、父、首、健、金、睛、肺、立冬等。而每一配属又各自有其各自的性质与特征。但总起来讲,在健前面有个“行”字,行则运动,运动则发展,发展则变化。所以乾卦的卦德是“行健”,在运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乾卦(2)
五、卦辞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上面这种写法,是几个版本教科书中的通行写法。半山细研起来则有不同看法。那就是主题辞分为两段,元与亨连在一起,利与贞连在一起,正确的读法应是:元亨、利贞。所以这样说,是根据乾卦的卦象而得出的结论。

前面谈到,乾卦的乾字,象征一个祭坛,在在老祖宗那时,可是第一要务。按当时而论,元者,天也、祖宗也;亨与享通用,即接受人们的供奉。元亨,既可解读为“请上天与老祖宗接受人们的供奉”,也可解读为“上天与老祖宗正在接受人们的供奉”。如果把“利贞”联系起来解读,应该是“上天与老祖宗们(首领)正在接受人们的供奉”。至于“利贞”,利者刀禾也,是收割庄稼,引申义是收获。贞者,在甲骨文中,又与祭祀紧密联系在一起。上面是个卜字,中间是盛贡品的器皿,下面是个人字。它象征上天与祖宗收到了人们的供奉。

至于为什么要祭祀,我们可以从元亨的延伸意义上来加深理解。无可否认,人们祭祀的是“元”。这里的元,指的是人头顶上有二片云,是天人合一,意指天人的开始,也就是乾元、祖先,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不难看出,所谓祭祀,乃敬奉乾元、祖先。因为他们“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元、亨、利、贞的象征意义很深远,其延伸意义也十分丰富。综合起来:

元,象征一种圆,天圆覆地,近浊远清。其象征者四:一是初始、创始、始生;二是指天地万物始于元气;三是指元气大而广,其空间无尽,其力量无穷;四是指元气“前不见首、后不见尾”。但正因有它,才“大明始终,六位始成”,(既有初九,也有上九;从初九到上九,正好六位)。

亨,象征祭祀时的上供品。说起来很有意思,我们到安阳时听到一个故事,说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好。死后商王祭祀时,祝辞中“总希望老祖宗将妇好接去当妻子,而且接纳的祖先越多,显得妇好越有本事”。也就是说,祖先们当时的祭祀会拿出最宝贵的东西。那么,亨的延伸意义大概有四:或象征“最”,当然不是吴法宪的“最、最、最”,起码是象征最好;或象征供奉的物品多,诸如玉制品、六畜、五谷、鐏、土特产,甚至包括名声好的女人的鬼魂;或象征劳动果实丰满,得了个大丰收;或象征某个劳动过程,大家在排除困难时一起喊号子“亨”啊——。

利,象征收获,加上延伸意义,大概有四:(1)、手持工具收割庄稼;(2)、定有收获,非常有利;(3)能够收获,说明顺利;(4)、收获顺利,取得成功。进而推之,功德无量。

贞,象征“鼎”。那时的鼎,大都是三角鼎,用来做饭的。其象征和延伸意义,大概有四:一为归藏,六畜进圈、五谷归仓;二为加工,生米煮成熟饭;三为顶天立地,所从事业正大光明;四为严谨、整齐、方正等等。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乾卦(3)
六、爻辞

大家知道,爻是占卜用的,而占卜则是调查、侦察、研究、推理的过程。所以每一占卜都有一个程序:过程、结果、选择。同时在这个程序中要遵守规则、学会使用非常手段。

占卜过程,是占卜的主体,它是占卜结果与选择的大前提。不讲过程的占卜,是什么大家不言自明。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叫“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再则,也有个在过程中把握能动性问题。

占卜结果,就是对事物研究的基本结论。其中又分表层结果和深层结果。

占卜结果选择,就是根据结果,提出上中下三种对策,并加以选择。选择后的行动,也不是机械的,而是多变的。目的是取胜,手段则往往非常,“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就是很好的说明。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1)过程:首先说明这一过程是全部占卜的第一步,为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讲规则:是要审时度势。诸葛亮说“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先将此爻所处形势审视一下。初九是本卦第一爻,也是最下一个爻位。“九”是阳爻的名称,初九虽然处于阳爻,但身居下位(阳在下也),虽然龙想腾空,但要守规矩,必需将阳气潜藏于渊,所以“潜龙勿用”。

二是注意手段:是“潜”。鱼沉于水,谓潜;兔隐于丛,曰潜;龙沉于渊,称潜。潜者,隐也。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总而言之是隐。这时候不要去追逐名利。不该出头别去强出头。当然这个“不”,是约束自己的意思,不是永远不作为。当年吕尚从朝歌逃到西岐,他没有喳喳呼呼地说自己多能多能,而是潜于番溪,可这里又是文王散步的必由之地。这个“潜”用意就大了。要知道成大事者,“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不要怨天尤人;要慢慢积蓄力量,“乐可行之,忧可违之”;要坚定信念,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运筹帷幄之中。

(2)结果:勿用。从字面来解,是不可用、不能用、不必用,也就是不要行动。从延伸意义理解,勿用不是不用,而是暂时不露锋芒。不是不为,而是为为准备条件,进而无为而无所不为。

(3)选择:不是消极无为,而是把握潜的时机、潜的方法、潜的态势、潜的要求。真正的善易者,在这里就要搞清为什么潜,怎样潜、潜的方法与步骤。好比打仗,潜伏的目的是为了出击。

九二,见(现)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 见(现)龙在田,德施普也。

(1)过程:九二,见龙在田

就规则来讲,第二位是阴爻位,九二又是阳爻,应该说是不当位。由于处于中位,虽刚能柔、虽柔能正,故“德而正中者也”。同时要说明,初爻与二爻合称为地,“初”为地下,“二”为地上,气在地表,便开始运动,开始有所作为了。此时,圣人之德开始显现,万物开始复苏。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在这一卦中,还有个九五,它们都处于中位,九二与九五会互为支撑、帮助,在九五的关照下,九二会充分利用得中的位子,去发挥一定作用了。

这时所采取的手段 ,要根据“见龙在田”去研究。

这里的“见”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见到龙蛇之类已结束蛰伏,出现在田地里:二是指龙蛇之类已开始在田里活动。引申之意,亦有三重:或因刚露头角,要“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说话诚实信用,办事谦虚谨慎。有成绩而不夸耀(善世而不伐),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厚的德行去赢得社会的信任(德博而化)。

(2)结果:利见大人

在这里,别在“大人”上造成错觉。有人说所谓大人就是大人物,我看不一定。我们不妨回到文王那里去,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大人是指什么。就引申意义讲,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大众、众人;二是被大众认可的头领、领袖;三是有出息、有前途的人物。或见到,或出现、或带领,在此不一一而举。在此基础上,再引申一步,那就是“以德行影响和带领群众了”,要干什么,恐怕是以后的事。“潜龙勿用”吗。

(3)选择:当见龙在田时,要把握龙“现”的时机,面对大众,初现才能,做善行以感众、利社会以得众,针矾时弊,关心群众,把握大局,待机而发。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乾卦(4)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1)过程: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这一爻的规则是“九三”。在乾卦中这可是最差的位置。它位于下卦的上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与九五隔着层,又在九二之上,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十分尴尬。按易理讲,九三,阳爻在阳位,位置没有问题。但以阳对阳,刚上加刚,若要强撑,不死即伤。

但我们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此卦的规则似乎告诫人们:居此爻位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他上也不能碰闯、下也不能脱离。特别是上有“九四”,那可是离“九五”只有一步之遥的人。因为不是中位(三梯队),九五呵护较少。而九四要上,必然拿着九三当垫脚石。因此,必需小心为妙。

根据“九三”的过程规则,必须采取非常手段:勤奋努力、检讨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加强品德修养,此所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看到时机已到,要全力把握,即“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道该收手时,要适可而止,即“知终终之,可以存义也”;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要兢兢业业地干事,小心翼翼地待人,不断找自己的毛病,即使找不出来,也要说自己不行,也就是“吾日三省悟身”。千万千万别盛气凌人。

(2)结果:无咎

这个占卜结果,似乎出人意料之外。但细细分析起来,一点也不奇怪。大概从三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从卦体来说,大前提是“乾”,总体健康,有点感冒打几针就好了;二是运用好非常手段,那就是“终日乾乾”,警惕有咎,甚至注意“动则咎”、“不动也咎”;三是“咎”有客、主观原因,只要加强德性修养,即使被囚在羑里,也“无咎”,早晚会被放出来。这个“无咎”,就含有多重意义了。至于有的人寡廉鲜耻,成为行尸走肉,“有咎”属于必然,叫咎由自取。

(3)选择

对此占卜结果的选择,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见到“无咎”二字,高兴地跳起来,从此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二种是深刻分析怎样才能“无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不屈不挠,加强修养,自砺、自省、自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在解此爻之前,我们想起了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总结的十六字诀,那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或跃在渊与敌进我退何其相似也!

(1)过程

规则:是“九四”。

不了解内幕的人,会大吃一惊“啊,不得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须知道,此爻是上经卦的下位,接近至尊(九五),像副帅的位置。是阳爻居阴位。其内在性质决定了必须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引申意义,“九四”必须表示安于其位,如果阳爻强占阳位,“九五”就不干了。事实上,这个位置上近于天,在君之侧,如果心不在人(初爻、二爻为地道;三爻、四爻为人道,五爻、六爻为天道)道,那可是件不容易的事。处于九四之位,必然有许多疑惑,上与下、进与退、天与渊,是九四规则的引申意义。

手段:或跃在渊

或跃在渊是何意?许多教科书将四字连起来读,解释跃回深渊去。半山认为,有此意义,但不仅此。前面我们谈到,乾卦一开始就谈到龙在田,到了九四爻位时,论季节该是盛夏,赤日炎炎,人都受不了,何况龙乎?这个时候,龙有两种选择:一是“跃”,一步登天,到达“九五”;二是“在”,去渊中洗个澡,借水起雷,扶摇上天。上是必然的,方法手段各异,结果如何?那要走着瞧。

(2)结果:无咎

乍看起来,无咎的结果不错,没有不当之处、没人追究过错、前进后退都没有障碍。但深入一步去思考,问题就来了。怎样才能达到无咎?半山认为要达此目的,必须从三个方面努力:a、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b、创造飞跃条件,把握飞跃时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c、审时度势、趁势而行、借机而行。什么事都要讲条件,条件不成熟,不要盲目行动。疆场逐鹿、农田收割、野外渔牧皆如此。

(3)选择

人们对此占卜结果,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盲目相信“无咎”,陶醉于只言片语,寄托于天赐良机,满足于现有条件,停滞于浅层了解。一意孤行,不坏事才怪呢?二是选择怎样才能无咎,积极创造无咎条件,达到预期的目的。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乾卦(5)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1)过程:九五,飞龙在天

这一爻的规则是九五,可以说天下只此一位,是阳爻居阳位,又是中位,是典型的中正之位。此为刚健得中,不偏不倚,上可研究转折,下可带领群众,胸怀天下,纯粹精微。所以称君位,“九五至尊”盖源于此。

所谓“九五至尊”,大概分三层意思:一是“九五”,在从一到十的数数中,九是阳数最高数,五是阳数的最中数,既最高又最中,是什么?大家不言而喻。二是“至”而非“之”。这为后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至”,要求甚高,位至尊、言至理、行至正、策至准,尤其在处理相互关系上,要中庸,“中庸之为德者,其至矣乎”。要求当此位者,恪守中道,正大光明、无过无不及。引申一步,倘若不“至”,那就不是九五,不应在此位。三是尊,既要自尊,也要人尊。大家不尊,自尊过头叫“暴”。因此,得其位者,也不要头脑发热,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力争达到与日月同辉。

此时手段:飞龙在天

首先须明确,这里的“龙”,是在“飞”,既不是“潜”,也不是“见”,亦不是“夕惕若厉”,更不是“或跃于渊”,而是飞龙在天。这时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飞而且必须飞上天。要达此目的,其措施是:首先要“先于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然后按照天时法则,力争走在时间前面,也就是要有“前瞻性”。其次要占领首要位置后,要以天为本,扶摇向上,不可浅尝辄止,不可见好就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是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对大才之人,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对广大群众,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使天下归心”,也就是“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四是一旦落在时间后面,要“水流湿、火就燥”,像水一样,顺势而流,一往无前;像火一样,熊熊澎湃,势不可挡。政治经济社会如此、自然万物发展亦如此。

(2)结果:利见大人

所谓“利见大人”,不仅要从表层意义上去理解,还要着重从引申意义上去下功夫。我们在“九二”中,曾谈到“利见大人”,他们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一个过程,他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龙”从不显山不显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进。它像一首歌,已经到达最高音。这时的龙,应该是要成功之龙;这时的大人,则是广大群众所拥护的领袖、农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征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事件产生了预期的效果等等。当然,这里有个变客为主的转换过程,要从深层面去理解。

(3)选择

选择自己的道路,在这时至关重要,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夺取胜利不容易,巩固胜利更不容易;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有这个阶段,处于“盛极”的地位,选择上更要慎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乎所以。“大人造也”,真正的大人既是时势的造就,又是在客观条件下的主观努力。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1)过程:

这一爻的规则是上九。是乾卦的最高位,也是最末位。乾卦的六个爻至此则阳气消退、阴气滋生。这是浅层意思,深层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这个结果,瓜熟蒂落、顶峰必下、禾熟必收、人老必死。它告诉人们,龙到此已达到至高点(“亢”),祸将必行(“悔”)。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要检讨自己的过去,要考虑事业的未来。人事要更换,庄稼要贮藏,部队要更新等等。要明白,“盈不可久也”,不思考应付“悔”的万全之策,不留有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采取的手段,要积极推进事物转化。要正视这时候“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的现实,退出“九五”了,人已走茶不凉是不客观的。但又不能消极,要发挥余热,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再引申一步,此时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悔不当初”已无用,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要在“日久见人心”的基础上最后把握好自己。

(2)结果:有悔

有的教科书将“有悔”解释为“后悔”,半山认为意不尽此。此“悔”应当作死亡、结束、转化、归藏来解释。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的事只能是美好的回忆,该结束的还要结束。当然,也不是一点作为也没有,打扫战场、总结经验,善始善终,以利再战。此“有悔”之所要也。

(3)选择。

到了这一步,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面对“亢龙”的现实,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事物的转化,以求新生。

用九:见(现)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所谓“用九”,在这里是总结性口气。它告诉我们,在乾卦中,从一爻到六爻都使用的“九”,即“六爻皆九”。引申之意指“奋发有为”。应当指出,无论乾卦中的龙,还是坤卦中的马,都是卦象,是比喻。虽然任何比喻都有天然的缺陷,但此喻比较恰当。实际上是讲易的天德。纵观乾卦六爻,在整体上是飞龙在天,群龙到了天上,头进入云层,集体呈升腾态势,是大吉大利的事情。

再则,卦中之“九”,是个宏观概念,就事物的发展总体趋势来讲,是无限的。在有限的轨迹中,有首又有尾;在无限的空间中,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坤卦
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它与乾卦是一对鸳鸯卦,共为六十四卦的前言。当年老师要求我们,在研究坤卦时,一定要注意它与乾卦的内在联系。所谓天地为应、雌雄为配、高低为伏、凹凸为对,就是这个道理。就坤卦来说,它是在乾卦基础上的卦理延伸,又是独成体系的一卦。

一、卦名:坤

坤字是土、申的组合,它代表什么呢?“土者,尘积也;申者,长成也”。其含义是,在元气浑浊部分凝固后形成地,土、石、山、林构成川,故为坤。古川字是坤字的原型。坤卦也由此而来。前面我们谈到,《归藏易》以坤卦为首,理由是坤为地,地上作物收获后要归藏起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卦画

坤卦卦画是以六个阴爻组成,是纯阴。从卦画上看,它像月光照在林荫大道上留下的影子、像风吹在湖泊上形成的波纹、像耕地后形成的沟垄。给人以和顺的感觉。引申一步,它如江水滔滔而下、它如山岭起伏不平、它如万物茂盛生长、它如阔胸承天广载,其浩浩之势,堪与乾相匹配。人们之所以称其为阴卦,究其原因与圭尺侧月影、星影有关。

三、卦象

坤卦象征很多,在自然,为地,“广艮无际、厚德载物”;在季节,为夏秋间,“夏收秋播、丰收在望”;在方位,为西南,“晚霞余辉、朱雀望西”;在动物,为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在人伦,为母,“母仪天下、慈祥柔顺”;在人体部位,为腹,“大肚能容、含包五脏”;在五行,为土,“滋生万物、生金养水”;在气象,为云,“化雾为云、密云部雨”等等。“说卦传”中说:“坤为地、为母、为母牛、为布、为大舆、为柄、为众、为均、为文、为吝啬、其于地也为黑”。

四、卦德:顺

取母之柔顺,母牛之服从,黑土地之肥沃,云之漂浮缭绕。延伸之义,是在讲天地、上下、强弱、予取的辩证关系。这个“顺”,强调的是“必须”,地球必须围绕太阳转;大地必须承载万物;黑土地必须为万物生长提供场所。“顺天时而动,盛万物以丰”,此为坤也。

五、卦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舍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过程

规则:元亨,利牝马之贞。

从表面看来,在此卦也是元亨利贞的组合,但细看则是有条件的,必须牝马出现。有的教科书将牝马解释为公马,半山认为另有它义,是指“强壮的母马”。大家知道,马是乾卦的象征,牛是坤卦的象征。牧牛离不开强壮的牝马。让我们回到当时的牧场,仿佛看到有人骑着高达的牝马一边唱歌,一边在放牧。

怎样才能更好呢?老祖宗指出,“君子有攸往,东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在当时,甘肃一带无疑是放牧的好地方。但仅放牧还不行,还要寻找“牧朋”,那就是农、林、渔。站在甘肃往东北看、往西南看,怎么发展就不难得出结论。当然,要想农、牧、林、渔全面发展,还要部族内部团结,“安贞吉”。

引申一步,坤卦指出,处于坤的位置,要处理好与乾的关系。乾为天,坤为地。天为主、地为顺;天先行,地后行;君子要有所行动、有所作为,必须遵循老天的安排。天造东北是大沙漠,强行发展农业是吃亏的。如果你超过了客观条件,就会迷失方向。 “地”要有大的作为,必须顺天而行,以天运为中心。

再引申一步,就卦理来讲,坤卦是阴卦,坤与西南和。原因是西为兑、南为离、东南为巽,西南正好是坤卦。这几卦都是阴卦(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坤为母),作朋友比较合适。然而,东为震(长男)、北为坎(中男)、东北艮(少男),坤和它们是相反的,所以往东北“丧友”。

手段:乃顺承天。

规则明确了,手段以规则而行,那就是“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又一次强调了坤与乾的关系,坤必须依天而行,切勿逆天而行。当然,有人认为,在天地之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我们暂且不论它为何物,还是叫“元“吧。元生天地,天在先,地在后。所以天为大,“大哉乾元”;地为至,“至哉坤元”。乾坤可同日而语,但有上下、高低、主从。地顺从了天,才能达到“至”的境界,形成大(大千世界)、广(广阔无艮)、厚(厚泽深远)的面貌。才能滋生万物、承载万物,与天合其德。进而达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理想境地。与天合其德、合其光,就能造成以利万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到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至哉坤元”。

2、结果:安贞吉

从字面来讲,只有安详的遵循于正道,不期斜经,毋为他顾,自动自觉的服从乾,就会如《易经导读》中说的“卜问是否平安,结论是吉祥的”。引申一步,就是告诉人们:要想“安”,就得顺,顺从客观规律,就避免左右摇摆,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会有主心骨;就能“得朋”而不“丧朋”。只有这样,所从事的事业才能根基牢靠,“得道多助”、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亨通有利,实现“贞”的要求;就能与天合其德、凝其光,以圆满的“至哉坤元”,宽厚无艮,承载万物。方为大善,处处吉祥。

3、选择

谈到选择,使我们想起了状元与乞丐的故事。从坤卦的结论来说,确实是“状元命”,安贞利吗!如果抱着这仨字睡觉,最后必然成为乞丐。因此,不能闻喜止步,要在过程上下大的工夫。用现在的话讲,重在实践。处坤之位,要始终把握住一条,顺从天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好比指南针、定向仪,依此而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实现“天、地、人”三才同向,有风而助行、得水而利苗、近火而得亨、占土而得功。要达到这一理想效果,条件有二:对天“顺”;对人“信”。故《系辞传》曰:“天之助者,顺也;人之助者,信也”。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坤卦(2)
六、爻辞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1、过程

规则:初六。

大家知道,坤卦是六个阴爻,而初六又处于五个阴爻之下,说明阴气凝聚于此,露始成霜。当然,初六又处于阳爻之位,在不当位的条件下,只能薄霜初现,难成大的气候。同时,初爻二爻为地,初爻又在地表之下,显示了阴气受地表制约,故虽阴而似阳,呈现矛盾二重性的态势。对作物来说,是督促春夏作物成熟的催化剂,是显示秋季作物扎根的风标。俗话说“白菜萝卜末伏始,即此谓也”。引申于自然、社会、人类,皆有其特定所指。

手段:履。

履者,正视、面对、实践、应对也。在某种意义讲,化险为夷重在履,一味逃避万事虚。一是要要预见性,履霜知冰,早作绸缪。二是适应变化,研究应变措施,在变化中争取主动性。三是认识有哪些不利因素?己所能预者,防患于未然;己所能及者,防微杜渐。四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创造性的进行工作(主动履而非被动履)。

2、结果:坚冰至

前面谈到,坤卦表示夏秋之交。按季节而论,大暑之后,便是立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几个节气紧相连,在这个时候要见霜而晓寒,知寒而预冰。有了御寒的各种准备,庄稼适时收割、牛羊适时放养、衣服适时更换、部队适时调防、种籽适时晒藏,顺天乘势,准备将来踏冰而行,便无往而不胜。延伸意义有三:一是见微知著,见禾有霜而知坚冰将至;二是做好准备,迎难而上,在艰苦中经受磨练;三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个过程,要把握好每个过程的环节,取得主动性,立于高起点。

3、选择

知道了结果,就要研究对策,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面对秋天的到来,踏霜而行,主动向寒冷挑战,或归藏、或播种、或准备踏坚冰。如果萎缩不前,必会丧失良机,造成大错。当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见霜而更衣,不可赤膊上阵。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1、过程

规则:六二。

六二,阴爻居阴位,既当位又居中位。坤卦是以“六二”为主,而乾卦是以“九五”为主的。“六二”处于地的上爻位,说明地气在地表凝聚,热已达极、气已至盛(五伏)。引申意义则告诉人们,季节要发生变化了,物极必反嘛。这对处于“六二”地位的人和物来讲,则是警钟长鸣。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处“九五至尊”之位,故称“寡人”;皇后处“六二至显”之位,故称“哀家”。就是这个道理。“六二”之爻在本卦中既然处于显爻的位置,居天时地利之优势,很需要“人和”,也就提出“不习”的历史性课题。欲称佳位,不可旁骛,这是必然别的要求。

手段:直、方、大,不习。

首先是“直”,它是弯的反面。浅层意义是指目标正前方,一心一意往前直走。引申意义是指本质上要正,一正压百邪。其次是“方”,规则是外圆内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遇事按规矩办,行止有方寸、言语有质量。再者是“大”,大德循天、无私无我、以天下为己任。最后就是“不习”了。“不习”者,不习惯也。有的教科书说是指的别学坏,也不无道理。尤其在“六二”的位置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千万别学一些旁门左道。对过去沾染的一些坏习惯,也要“不习”,就是不再重犯。当然,我们还是强调对不熟悉的事情,要尽快熟悉。勇往直前,前方也不是处处莺歌燕舞,会有许多未知数;外圆内方,也不是一帆风顺,还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熟悉;大天之德也不是人人顺从,熟悉人事也有个艰难过程。但只要无得大德,就会有好的结果。

2、结果:无不利。

无不利,就是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无碍大局。但大前提是“直、方、大,不习”。

3、选择:

“六二”要称位,选择道路至关重要。正确的选择是:为了实现“无不利”的目标,一是要正大光明,牢记“上德无得而有德”的祖训,以天下为上,以大局为重,;二是顺其自然,不做违背原则的事;三是善于研究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坤卦(3)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智)光大也。

1、 过程

规则:六三

从这一爻看来,阴爻处阳位,不中不正。它象征阴气一旦离开地面,必然外露。但初离地面,遇风而动、逢山而绕、静中有动、似雾似云。故“章含可贞”。适如有的教科书中所说:“文而成章,却含晦章美,虽位置不正,但有人格之美,含蓄的处事,不居功、不诿过、不越轨行动,必然可贞,有个好的结果"。如果从"天行健"(或从王事)的角度来考察,可能不会有多大气候,却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结果不坏。

手段:含章、或从。

含章,就是含而不露。引深意义则是以宽阔的胸怀待人处世,腹内文章锦绣,岂怕位置不正。

或从,就是迷惑时要顺从天。刚踏入社会,涉世不深,左闯右碰,迷迷惑惑,但只要心里有杆秤,主动地去顺从规律,逐渐就会迈入常轨,顺理成章了。引申一步,那就是要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办事情,从第一步开始;听意见,从善如流;分析问题,从症结入手等等。在“从”中争取主动,在“从”中把握方向。

2、 结果:可贞;无成、有终。

可贞,就是指可踏入正道。它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含章“。倘若胸无大志、腹无锦绣文章,凭那点小聪明,仰人鼻息、阿于奉承,拾人牙慧、背后算计,只能算捣鬼有术,不仅不“可贞”,而且可耻。引申意义就是无成、无终。在这里,它向人们展示了个大道理:有成有终是最好的结果,无成有终的结果也不算坏。并且无成有终往往为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三国演义》中,讲的“六出祁山”就是这个道理。善演八卦的诸葛亮不会不知道的,彼所求,善始善终也。

3、 选择:以时发也。

以时发也。就自然规律讲,雾聚而散是客观的,但是现象,因雾生云才是目的。所以,绝不能满足无成、有终,自古有成出无成,无成积累便有成,失败乃成功之母,要等待时机而展开行动。在这里,行动有个首要条件,那就是“知(智)光大也”,在“无成”中总结经验教训,知道哪些可以去掉,那些必须光大,此乃成功之路。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坤卦(4)
*,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1、 过程

规则:*

此爻是阴爻居阴位,在上卦中居下位,故虽得其位,但难上下,人谓上下不交也。居于上卦第一位,阴气太重,类似“险境”,危机重重。所以这样说,因为它的下爻是阳位,虽阴爻而难顶,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它的上爻也是阴爻,但处阳位,虽相护而力不足。大有孤立无援之态势。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适如处“*”之位。

手段:括囊。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活人不会被尿憋死。面对“*”局面,最好的手段就是“括囊”。所谓括,就是把布口袋的口拧起来(农民的手法);所谓囊,就是把东西装进口袋。意即将口袋扎起来,使囊中之物不外露。引申之意有三:一是注意吸收一切好的东西,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弃其糟泊、取其精华,反复研磨,化为智慧和力量,成为前进的助动器。古人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是其理之一。二是暗喻人们要咬紧牙关,尽量不多讲话。这个时候,往往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努力做到好不说,坏也不说;恶不为,善也不为。三是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古成大事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当然,这不是消极的让人们去明哲保身,而是引导人们睿智,别好为人师、别盛气凌人。一句话,一忍、再忍,让天下人都认识到“已不能容忍”!只有这样,将来一日才能出师有名。

2、 结果:无咎、无誉。

从字面来看,处于这种环境,恶不为,无咎;善不为,无誉。其延伸意义,则包含深刻的哲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善与恶的划分有点说不清。比干进谏,善言成恶语,随遭挖心之刑;吕尚除邪恶,随成大逆之罪,逼着逃出朝歌。因而,在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环境里,最好好坏都不说。当然,沉默不可能持久,但暂时必须忍让,让别人抓不到小辫子,将来可轻装上阵;让别人看不到锋芒所在,以利更好地储存实力。“于无声处听惊雷”,可别小观这一手段的作用。至于无誉,这里不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是指暂避锋芒,不求虚名。今日“无为”,为的是将来“无所不为”。今日“无誉”,为的是将来“誉满天下”。

3、 选择,慎不害也。

要慎其言行,在无咎无誉中把握自己。历来引咎辞职往往损失无可挽回,沽名钓誉也会造成身败名裂。所以,此时此地干任何事情都要慎而又慎。慎言,免招无妄之灾;慎独,每日三省吾身;慎交,远离奸佞小人;慎行,不打无把握之仗。此选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说是实现“不害”的唯一道路。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坤卦(5)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1、过程

规则:六五。

“六五”爻在坤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它不如“六二”处正位。“六五”处上卦中的中位,但阴爻处阳位,“好比杨文广挂帅,母亲为后盾”(比方。历史上杨文广是杨六郎的儿子,无穆桂英其人),在其中而非正也。但此爻之理似乎告诉人们,“六五”之位得其中且刚中有柔,并其色乃“黄”,且表现于外(裳)。

手段:黄裳。

处“六五”地位,是很不得已的。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叫“难为人”。依卦理而论,处此位置时,必须保持本色,那就是“地”(坤为地)的颜色,并且织丝为裳,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引深来讲,此时必须以柔克刚,不管情况怎变,要顺天而行;不管上衣穿什么,下衣必须着“黄裳”,以谦恭的姿态对待任何事,也就是保持了卦理所指“顺”的本色。这是对“六二”所处地位的维护,又是对“六三”无成有终的延续,更是对“*”险境的挽救。

2、结果:元吉。

在解释此结果之前,我们想起了唐朝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若论元吉,必须顺从,以“黄裳”(非黄袍)面世。但李元吉走了卦理相反的路,结果成了“元凶”。因此,得此爻者,切勿沾沾自喜,高举“大吉大利”的牌子招摇过市,那可危险了!此处的元吉,缘于坤卦的卦德,那就是顺从。顺从天道,滋生万物,承载厚泽,涵养人间,本来就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假若到了“六五”仍然能保持这个本色,当然是上上吉、大吉。此乃元吉之理也。

3、选择:文在中也。

古人云:“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坤卦本来就处于从属地位,以柔德而附乾,成大事处于次。加之好“文”,并在腹中。必立于不败之地。此时切忌:“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1、 过程

规则:上六

许多教科书对此爻的解释,都是“看到两条龙决战于野外,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半山认为,此其一也。它真正的含义,恐另有所指。我们还是回到坤卦的原理上去,坤卦所处夏秋之交。到了“上爻”之位,正逢暴雨季节。诸龙在天,搅动乌云,雷鸣电闪,暴雨倾盆,遍地黄涛,惊心动魄。可谓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进而,秋天即临,这样的天气恐怕难于持久,“其道穷也”!再引申一步,盛夏之后,必然是秋天,那时候大秋作物逐渐成熟,由绿变黄,分别收割,也就“其血玄黄”、“其道穷也”。

手段:以阴化阳。

坤卦到了“上六”之爻,看到了本来不想看到的局面。但也不仅是坏事。阴爻处于阴位,且凝聚于上空,应该是阴云密布。这时,阳龙必然出现,阴阳相交必生雷,霹雳盖世恐难免。问题是怎么把握自己,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要看到,等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而阴爻的任务尚任重而道远。因此这也不是坏事,要善于把握时机。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当龙战于野时,“坤”不可能站在河边看水涨,必然介入龙斗,这可大有文章可做了。最好的局面是炎黄之战,战后联合。但如果不如此又怎么办呢?值得三思。

2、结果:其血玄黄。

其血玄黄,是阴盛之极的必然物象。在气候,多雨的夏季必然被晴空万里的秋季所代替;在农稼,绿海如茵必然被黄浪如海所代替;在政治,君臣、臣臣的地位变化,到达阴盛之极的地步,必然有阴阳交战之役,有龙战于野之象。

3、 选择:扬长避短。

到了“龙战于野”的时候,一味逃避是无益的。必须面对现实,扬长避短,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解决矛盾。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有的教科书认为“不要战”,半山认为此议不妥,那只能坐以待毙。在这里我们想起《失街亭》中诸葛亮的一段唱词:“诸葛亮城外观山景,忽听得司马懿他发来了兵。我把城门来打开,但等着司马懿他进我的城”。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所谓“利永贞”,是个倒装句,就是告戒人们,要想永远吉利的话,就要坚持走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原则如同乾卦“用九”一样,适用于整个六十四卦。所不同的是,“用六”在这里强调的是当处于恶劣环境时,应该用“永贞”态度来做事、做人。走的路要正,策略要恰当。既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也要有忍辱负重、静待时机的能力。当然,时机成熟时还要有勇敢的精神。它告诉人们,在任何时候天上都不会掉下“馅饼”来,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不要失去“贞”的方向。艰难困苦、百炼成钢。条件不利的时候也会有辉煌的胜利,这就要看你的“用贞”态度了。

坤卦里面充满了辨证的“变易”和“不易”。“变易”的是形式和地位;“不易”的是态度和作风。“六二”、“六三”爻讲的就是“顺”的准则,即“变易”中的“不易”;“*”、“六五”爻讲的是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的策略,乃是“不易”中的“变易”。一爻是处境,上爻是结果。学好坤卦的道理。就掌握了从不利到有利转化的规律,从而,“以大终也”,结果是好的,前景是吉祥的。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屯卦(1)
一、卦名:(水雷)屯

屯卦是六十四卦第三卦。何为屯(zhun)?从甲骨文的结构来看,它由一与屮组成。“一”象征地,“屮”象征草芽,屯字就是指草刚从地里出来,根没扎稳,摇摇晃晃,非常艰难。《说文》:“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 二、卦画

(水雷)屯,坎上震下。此卦震为下、坎在上,构成了一幅天上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地上春雨纷纷、百芽正发的美丽画图。所以叫(水雷)屯,就是我们的祖先当年考察水从哪里来时,认为水由雨来,雨从云生,云下雨必须打雷,雨随雷降。此卦卦画,初爻、五爻为阳爻,其他都是阴爻。屯卦内卦为震,一阳动于二阴之下,其德为能、为动,其象为雷;外卦为坎,一阳陷于二阴之间,故其德为陷、为险,其象为云、为雨、为水。震雷动能鼓动发育万物,坎水可滋养润化万物,春雷萌动万物始生,万物初生,必然困难,内欲动而险在外。此卦意在突出事物初生时的艰难之象。然而,顺应时运突破艰难的万物必然欣欣向荣。故取名为“屯”。

三、卦象

在卦象上,屯卦与乾坤二卦比较,有着主、流和综、支的区别。它象征的事物更为具体一些。《系辞传·下》中说:“震为雷、为龙、为长男、为足、为玄黄”,“坎为水、为中男、为隐伏、为盗、为豕、为耳”。 四、卦德

“屯”紧接“乾”、“坤”之后,有天地方生万物。它所指的事物,则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屯指“万事开头难”,诸物初生,弱质始萌,处境艰难。《屯卦》向人们展示了各种难:在庄稼,发芽难、生根难、长叶难;在人类,出门难、结婚难、怀孕难、生子难;在社会,结社难、交际难、行动难等等。但“诸事难,难则不难,为则难变易,关键是迈好第一步。”当然,在一些教科书中,对屯卦的卦德也有引申解释,那就是:震为雷,惊天动地者,莫过于雷。二月二,雷声动,万物开始复苏;坎为水,水滋万物,无水则枯。在此基础上,雷动镇群邪,*(打雷)奸佞慑,正气强而歪风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流潺潺润万物,波浪滔天惊鬼神。因此,其成也屯、其败也屯。 五、卦辞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1、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当年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屯卦,注意承前启后、区分好大范围与小范围。猛然一看,屯卦类似乾卦,卦辞中都有“元亨利贞”四字;有点类似坤卦中的初六,都有“勿用”二字。但具体所指则有明显的区别。它的方位已非指天与地,而是限于“利建侯”上去了。“屯,元亨利贞”,意即告诉人们,处在“屯”的地位,只要尊天规、循地德、走正道,发展前景是好的。但是,“勿用有攸往”,别搞过了头、别超出了能力范围,要在“利建侯”上下功夫。

对“利建侯”,教科书上有好多解释。有的认为是有利于建设诸侯国,半山认为,此文王初衷也,但不仅此。它是对初始阶段事物的泛指,须在形成气候上花气力。如植物,根深才能叶茂,别忙着开花结果,还是先扎根吧,根牢了,才能翠绿如海;如国家,先把自己的侯国建设好,才有利向别的方向发展;如气候,先温而后暖,慢慢积累,才能够热如三伏等等。

2、 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这是任何事物初始阶段的一般规律。处于阵痛阶段的不仅是女人分娩,还有自然、社会的许多事物。在“动乎险中”一个个新生事物呱呱落地。危险是危险,但没此危险,就没有新的生机;困难是困难,但不经此难,难得好的风景。引申一步,此卦理在告诉人们,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刚柔始交孕乎新生,新生将生而难生,难生还生闻新声。动作于艰难竭蹶之中,迎接的是美好的明天,故“屯,元亨利贞”。

3、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春雷动而百草发芽,万物始生。这是对“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的补充说明。它从自然规律的角度,强调了万物始生的重要性。尽管这个阶段雷声动、水满沟、蛇出穴、芽破壳、鸟孵卵、兽发情,难以安静。但绝非坏事,总体上是向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的。在这里,老祖宗特别强调了“大亨贞”。究其原因,是提醒人们,在阴阳始交时险象环生,要想顺利前进,就必须具有广大、通泰、贞正的胸怀。

4、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这里的“君子”,指的是“云雷,屯”。因为“屯卦”属阳卦,在“君子”之列。这里的“以”,不是“可以”,而是个动词,意即“要、必须、学会”等。这里的“经纶”,原意指的是织布时候的丝。所谓“经”指的直的丝,所谓“纶”指的是横的丝。经、纶各自为之,成事有限。而经纶相织则成布匹,由布匹做衣物,则能长能短、可大可小、运用自如了。小时候我们学过“筷子的故事”,经纶也是一样,当经、纶各自为之的时候,受力不行,一拉就断,即使是成捆,也只能纵向受力;成形也难。而经纶相织则不一样,丝经过纵横交错后,受力性能大大提高,可以纵向受力,也可横向受力,更可以网状受力。所以,要想成大事的人、既要注意经,也要重视纶,更要注意经纶相织,做好组织工作。具有经纶天下的本事,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同时,此卦还有另一层意思,它明确指出,此屯乃以“云雷”为前提,要求屯既要有云的恩泽,也要有雷的威严,恩威相济,乃治国之道也。至于此卦在不同角度阐述时往往用不同的说法,或“水雷,屯”、或“云雷,屯”,事实上是提法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屯卦( 2)
六、爻辞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1、初九。“似曾相识燕归来”,我们在乾卦中曾看到第一爻也是“初九”。但屯卦中的“初九”,与乾卦中的“初九”则大不相同。乾卦中的初九之上一阳到底,屯卦中的初九之上则有两个阴爻。这就有意思了,好比同是赛跑训练场,一个有障碍、一个无障碍。那可是“叶徒相似,而实味不同”。它一开始就告诉人们,起步很好,前程曲折。

2、磐桓。磐者,大石也;桓者:草木结虬也。它暗示人们,石压草木,乃从石侧生出。后引申为“徘徊、逗留”,如老友相访,就说“磐桓几日”。王弼曾言:“不可以进,故磐桓也。”也就是说,此“初九”非彼“初九”,芽是要发的,但开始被压在石头底下。因为在初九上头,有两个“阴爻”压顶。它如石下之籽,径弯曲且叶嫩;它如崖下之泉,缝狭窄且流细;它如万米赛跑,障碍重重、磕磕绊绊。在此,我们不由得想起我国国歌的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3、利居贞,利建侯。因为“初九”是阳爻占阳位,尽管前程有艰难险阻,但这时还是有利于先住下来,建立自己的疆土,逐渐形成气候。引申意义似乎再告诉人们:“这个时候扎下根最重要。君不见,参天大树,原起于磐石之下;滔滔江水,始源于石缝之内;麦浪滚滚,刚开始时是坷垃下的幼芽。什么东西起步时都难”。

4、虽磐桓,志行正也。一动就难,怎么办呢?此爻理告诉人们,这个时候,“阳”求于“阴”、弱求于强,必须等待时机,“息乱以静,守静以侯,安民在正,弘正在谦”,不可盲目前进。屯难“初九”,民思其主,兽思其头。但初处其首,而位又在下,必须静安勿躁、慢慢赢得人心。故“初九”之爻,虽在原地打转转,但“志行正也”。

5、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屯卦“初九”爻辞意指这是要在“得民心”上下功夫,与那些盛气凌人的王侯们相反,要屈尊、礼遇地位低微的人。葛洪在《抱朴子•逸民》中说:“夫周公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发,惧於失人。”

综上所述,当处于屯卦”初九”阶段时,要像乾卦“潜龙勿用”一样,必须加强内力培养,积蓄力量、锤炼内功、广结盟友、团结群众。等到立住阵脚、有了基础,才能行动。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不至,进攻无益。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屯卦(3)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一、*。

屯卦到了“*”,可以说好事多磨。“*”爻是阴爻处阴位,不仅得其位,而且得其体。尽管上有“九五”盖顶,但下有二阴支撑。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是应该有所作为。就客观事物来讲,到了这个时候,要逐鹿,“虞”该出现,路该找到,方向应该明确;要谈婚论嫁,求婚的人已经身强力壮,丽皮也应该得到了,女方也应该知道什么是幸福了,条件成熟了;要出征,部队退回来后,经过休养整顿,应该是兵强马壮,以逸待劳了。也就是说,到了“*”,可以行动了。

二、乘马班如。

不客气地说,在屯卦中一遇到阴爻,就是“乘马班如”。但具体来说,乘马班如与乘马班如是不一样的。开始转小圈,渐渐转中圈,最后转大圈。到“*”时,这个圈子叫包围了。依此,要干什么,成功的把握性是很大的。引申意义能否说有三:一是屯卦本来就是艰难之卦,处在这种环境,要想不转圈是不可能的。但圈转多了,也该磨出来了;二是在“班如”中了解了应该了解的事情,逐步达到了知己知彼的程度;三是此次乘马班如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迂回包抄。

三、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一般来说,在六个爻中,一四爻、二五爻、三六爻是呼应的。“*”不同于“六二”、“六三”,它有“初九”相呼应,又有下边两个阴爻相支撑,胆量也就大了。因此,这个时候,“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引申意义上讲,“*”形成了包围圈,又有外援力量,胜利的把握是大的。

四、求而往,明也。

所谓“求”,就是追求、探索、摸索;所谓“往”,就是前进、前去、进攻。为了追求,不屈不挠,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愧是明智之举。它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在一定条件下,事在人为。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无知、懦弱怕事。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一、九五。

在屯卦中,无论是“初九”,还是“九五”,都不能与乾卦中同类爻比,究其原因乃时间、地点、条件都不同。大家不仿看一下,这个“九五”,实非至尊,乃是弱主。它的对应爻乃是阴爻,而且处于内卦的中位,犹如垂帘听政。也就是说这个“九五”做不了主啊!且处于六二、六三、*三重阴影之下,或被溺爱、或受监视、或无实权,能否说挂牌而已。

二、屯其膏。

这个“屯”,只一个意思,那就是保存。至于“膏”,许多教科书解释为“肥肉”,用于祭祀。半山认为,那是其义之一。还是应回到屯卦的卦理上来。屯卦本来是艰难之卦,那个“九五”恐怕也难例外。先哲们似乎在提醒什么,半山猜想有三:一是积累经验,尤其要研究别人的成功经验,;二是招揽人才,将天下有用之人纳于自己掌控之下;三是积累财富,不是小积,不是不分选择的什么都要,要把“膏”囤积起来。当然,这个积,要讲究方法,不可明目张胆、不可没有顾忌。即使动作(施),也不要露锋芒(未光)。

三、小贞吉,大贞凶。

严格来讲,这是对弱主提出的忠告。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不可不动,不动不吉,大动也凶。引申意义大概有三:一是弱主要出去走走,见过去所未见、习过去所未习、识过去所未识,增强阅历;二是时不时的参加赈济活动,既可认识社会,也可让社会了解自己;三是千万不要显示自己,那是十分危险的。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一、上六。

说到“上六”,我们想起鲁迅一句话:“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屯卦到了“上六”,事情该有个说法了。是汉惠帝郁郁而终呢?还是汉武帝大有作为呢?两种结果都是“泣血涟如”。引申一步,在自然在社会都是这样。阵痛不可长,但它是新的事物产生的前提。无论鹿死谁手,都有一个“乘马班如,泣血涟如”的过程。适如毛泽东所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二、泣血涟如。

前面谈到,在屯卦中,凡是阴爻都有“乘马班如”,都会转圈圈。但到了“上六”之位,这个圈子可转大了。俗话说“物极必反”,事物到了这个阶段,要发生质的转化。强要变成弱、弱要变成强,变革、动荡、权利再分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古时候的“乘”来讲,一般是四匹马,当“*”所指的“乘马班如”时,或十乘、或百乘、或千乘,一旦倾国之乘在这里转悠,有的人必然见大势所去,抱头大哭,血泪交流。

三、何可长也。

此爻似乎告诉人们,在事物转换过程中,会有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前进与后退、生存与死亡、壮大与衰退、静止与运动的矛盾斗争的关键性环节,是不会持久的。引申一步,就是要人们认识这种复杂的时空转换现象,正确的把握自然、社会、人类运动变化的规律。但事物运动变化是无限的,而每一事物的产生与灭亡又是有限的。就局部来讲,“何可长也”;就整体来讲,又是“何其长也”。



半山《易经》体会 六十四卦解 蒙卦
一、卦名:蒙(山水蒙)

蒙卦的内卦为坎、外卦为艮。艮为山、坎为水。故此卦称为“山水蒙”。蒙是古人常用的一句俗语。如:“把东西蒙起来”、“灰蒙蒙的”、“蒙头大睡”、“蒙上阴影”,等等。这里的“蒙”是覆盖、被褥、隐蔽的意思。引申一步,就是启蒙、蒙昧。唐明邦老师曾言:“学蒙卦要与学屯卦连系起来学”。以人而论,屯卦表示初始、脆弱,蒙卦表示蒙昧、无知。到了蒙卦之时,启蒙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样,天蒙有雨、地蒙有雾、人蒙有障、水蒙有气……蒙动芽发、乾天坤地、雾散云开,乃孕育万物之象。人也是一样,生而知之者未有,学而时习者为智,大贤而非天生,需“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此,老师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二、卦画 就卦画来讲,蒙卦与屯卦整个翻了个个。给人一种印象,山下有水,雾气腾腾,云覆山峰、烟雾蒙蒙。特别是“九二”、“上九”都是阳爻处阴位,而“初六”、“六三”、“六五”又是阴爻处阳位。总体上给人以阴云密布的感觉。大家都看过《倚天屠龙记》,里边有个人物叫“阳顶天”,下场不怎么好。原因是他的名字并不是乾卦的“上九”,似乎是蒙卦的“上九”。那个“阳顶天”,下边的六五与九二对应,合伙对付“上九”,“上九”还蒙在鼓里呢。引申一步,此卦理启迪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千万不要见“神”就拜,要看看背后是什么东西。当然,这种现象也不是全坏透了,它还有好的一面。就整体来说,人、自然、社会的初始阶段,好比禾苗,需要雨露的滋润。这里边的变数是很深的,需要人们去正确把握。用形而上的办法去解释易理是行不通的。

三、卦象

蒙卦的象征意义,需要把内卦与外卦联系起来思考。内卦是坎,象征:水、冬、北、豕、中男、耳、肾、雨等;外卦是艮,象征:山、冬春间、东北、狗、少男、手、止、土、雾、胃、立春等。综合起来,其卦象则是山水为主,其景是:冬去春来、万物初始、地气上升、雾气腾腾;长男未见、手耳并用、猪狗活动、胃肾亦宁;北风转东、细雨蒙蒙、大地复苏、又阴又晴。引申一步,在蒙卦时,人和其他动物处于哺乳期,非常脆弱危险,孩子与幼雏都有随时夭折的可能;植物百草处于生长期,鲜嫩易折、风雨能摧;政治也是这样,在此不予赘叙。

四、卦德

艮卦为止,取山为象;坎卦为陷,取水为象。山下有渊,弱小之物下去危险。但山上有雾有云,也有利万物生长。此卦德如陷阱,须十分警惕,避之则安。以卦论卦,蒙卦乃启蒙奋发的中下卦。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遇之有挫折,婚姻遇之有琐碎,做事必然很艰苦。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