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道德经》
 
老子,生于约公元前571年,卒于公元前471年,祖籍苦县(今河南鹿邑),春秋楚国人,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碑楼。正中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字。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府(治洛阳)尹张汉书丹、洛阳县(治洛阳)令郭朝鼎刻立。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等载东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孔子偕南宫敬叔俱由鲁(山东曲阜)适周(洛阳),问礼与老子(时为周天子史官),学乐地苌弘(周大夫)。并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案庙朝之度。终而叹曰:吾至文化及礼乐制度之中心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最重要的主张。

道德经的“道”字是道理、事理、规律、方法

道德经的“德”的字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行走要直,心要直,心里想的,要和行动一直(一致)起来。引申为: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行为。

道德经的“经”字的繁体中文为“糸巠”。经字从糸从巠。“巠”义为“绷直”。“糸”与“巠”联合起来表示“绷直的丝线”。引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

道德经就是研究“道”和“德”的经书。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之客观规律去做事,而不能相反,“道”是自然,社会,和人类之客观规律。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悟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德经》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了。可以称得上名字的“名”,就不是“常名”了。没有名字,才是世上万物的开始状态;有名字,仅仅是世界万物的起源之名。所以,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道是什么?构成世界的本体。创造宇宙的原动力。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人类行为的准则。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道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因人因事因时不同。一个人的理解和体悟不同,道亦不同。语言不会也不可能把自己体悟出来的道描述的完全一样,因此,一旦讲出口,描述出来的道就是“常道”了,而不是“非常道”。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不尊崇有才德的人,才能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贵难得的财物,才能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才能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恒使百姓没有心机,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做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这一章里,无为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不乱”,还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而“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乱。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不尚贤”并不是对“贤人”不尊崇。“贤人”只要在其位,谋其政,谋好政,站在大家的立场上,使民生得以提升和改善,大家自然会信服你,自然也会尊崇你。如果在其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光宗耀祖,为己谋私利,这样就给大家一个相反的误导和引导,当然会使打家互相争夺这个位置。

“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按照自然的规律,顺自然规律的势而为,天下什么事情就不会得不到治理。因为已经把天下事情的运行纳入到了自然规律之中了。无为才是有为,使夫知不敢也!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深入到该事的道理之中去指导自身的行为,不觉得已知的道理不够用或者已知的道理太肤浅吗?故此,能遵守这行为的道理,岂不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这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一切要用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的这样清楚明白的道理,岂不是清澈无暇,显然你将会清楚地看见它存在万事万物之中。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原文中的“道”:就是“道理”。“道中”是本章的点题,本章后面的语言,都是围绕“道中”二字转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之中”的道理。一个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紧紧把握在“道理之中”,都必须把握住古公亶父给我们规定的“保证、保障民得”。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恪守在该事的道理之中,去指导自身的行为而实践。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天地是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圣人是没有仁爱的,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动风就越多。很多人看到听到政令多行不通,而使人困惑,还不如保持虚静。



即使天地、圣人不仁不慈,但是对待万物、对待百姓,会一律平等,没有高贵低贱之分。圣人对待事情均是按规律来加以处理。规律是客观的,不管你对它如何,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运行方式进行,不会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在这一章里,圣人老子用风箱作比。虽然风箱在一开一合不停地运动,但是在整个开合的过程中,风箱的运动方式始终是不变的,它中间的“轴”始终保持着在固定的位置上相对稳定,不受外界的牵引和制约。老子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中”,找得到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就是找到了规律。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中而用之”。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的产门,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谷神”指的是宇宙源起时的动的信息。这个动的信息产生之后在没有其对手的情形下就一直延续下去。这相当于关于运动的伽利略实验的结论:一个没有阻力干扰的动点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是,古中国人关于“道”之“动”的观念与伽利略实验所得的观念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古中国人关于“道”之“动”的观念与其从所有现象中所总结出来的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发生着关系,以该定律作为其观念的基础;而伽利略实验所得的观念虽然后来成为所有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然其本身却缺少理论基础。按照实际观察而得到的关于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的描述,一切都有一个始点也有一个终点。所以对于最初出现的“动”也就可以假设其有一个终点,如此“动”就转变为了一个在有界的轨迹上的运动,虽然“动”的趋势可以是无限的,其“动点”(老子在二十二章中将其称之为“信”)的运动范围却被转化成了“有限”。“道”正是凭借这样的观念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可以无限膨胀的(有界)宇宙模型。

“玄牝之门”等于第一章的“众妙之门”。老子表示所有的玄妙(微小)因素都通过“门”产生而后发展起来。“门”是古中国人在表述宇宙起源时用得最广泛的形象比喻。“牝”指的是女性生殖器,老子是在以母性的力量来形象地比喻宇宙生生不息的现象。老子在其整本书中都贯串着对徫大的母性“生”的力量的赞美和尊崇。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只有“不自生”,才能“能长生”。这就是自然辩证法。这就是需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遇到事情谦让,把自己置身于外,而“不争”,方能“身先”和“身存”。

“长、久”、“身先”、“身存”、“无私”为非常道的范畴,“自生”、“后其身”、“外其身”、“私”为常道范畴。老子指出的是,人虽然处于常道范畴,但要以心法的逻辑思维使自身能进入非常道范畴的境界。非常道与常道的次序是按其各自发生的先后来确定其次序先后的。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做事情就像水的特性一样: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它是最接近于“道”。最有“道”的人是最善于选择居处地方;心胸宽厚且深不可测;与人交往,真诚仁爱;说话格守信用;为政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发挥所长;行动时,会把握时机。最善的人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失、怨咎。

水是我们常见而又最普通的东西,其特征是无形无题。老子用水来比喻人的心也应该达到无形无体的境界。一般的人因受到形体的影响,所以总是难于达到“无”的境界。老子认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获得无所不能的效果。

“争”是“不争”。不争就是要抛弃万物,抛弃万物是心法的基本要求。“不争”和“无忧”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与宇宙相对待的范畴。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心法抛弃了万物才算是做到了“不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无”的境界”。

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贵的品质“道德”。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满堂的金玉,是不能守藏的;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则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事情做成功了,就要含藏收敛,符合自然规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这也是孔子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这一点,孔子、老子是持相同的观点。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通过鲁国旧贵族南宫敬叔的关系,获得鲁昭公的准许和一车二马的支持,千里迢迢到了洛阳,找到当时的大学问家老子询问礼乐。孔子的中庸思想从年长他20余岁的来自那里汲取了营养。
“功成”是非常道范畴,“身退”是指从非常道范畴退回到常道范畴。只有退回到常道,你才能“守” ,才能回归。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神和形合而为一,就能不分离吗?聚精气产生柔顺,就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就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就能遵行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开合,就能柔顺安心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物生长繁殖,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叫做“玄德”(指的是隐藏在深处的产生宇宙一切的本质规律)。

世界上的东西,需要有让其存在的空间,为此,心法的基本方式就是要首先让心“空”起来,也就是达到“无”的境界,然后让种种东西在心中有序地安排起来。老子以反问的形式列举了几种使心达到“无”然后再进行处理的事情。这种列举可以是无限的,然而方法就只是使心达到“无”的境界一种而已。“无”的境界与宇宙产生前的境界在逻辑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有让自己的“心”达到“无”的境界,才能有空间接纳别人的东西。我们知道,一个杯子,盛满了水,就没有办法再进行往里面添加水了。如果继续添加,其结果只能是杯子把水溢出到外面去。因此,要想把水加到已经盛满谁的杯子里,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把水倒出,第二是把杯子加大加深。人与人的沟通也是这样,如果你想接纳别人:第一你要在你的心里腾出一点空间,第二你的境界更高,心境更大。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组成车轮,当车轮中间什么也没有的时候,车才有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当器具中间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器皿才有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当四壁内中间什么也没有的时候,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给人用途。

什么是有?什么是无?“有”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物质存在,我们使用这些物质,对人而言就是有利的。“无”虽然是什么也没有,是看不见任何物质,但是在这个空间,我们可以任意的发挥,对人而言就是有用的。心法里“无”的境界,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境界。实际上,现代科学也广泛使用“无”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虚功原理”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可惜的是,现代科学一直不敢将“虚功原理”推向宇宙整体,以致于在解决宇宙起源的问题上一直滞步不前。古人将“有”作为宇宙整体,将“无”作为宇宙整体的对立面,解决了宇宙起源的问题。“无”虽然是什么都没有,却是宇宙学中的宇宙天枰上的不可或缺的砝码。在这个意义上,无亦是有。无与有相互依存,相互依懒,缺一不可。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炫丽的色彩,使人的已经出现障碍;吵闹的声音,使人耳朵失去听觉;丰盛的食物,使人的口舌爽快;驰骋狩猎,使人心情发狂;难以得到的物品,使人的行为出现不端。因此,圣人为了吃饱肚子而不为了满足声色之娱,所以远离物欲而保持知足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了。如何在这样的社会里,过上内心安定的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钱有财富的害怕失去财富,没有钱贫穷的人疲于奔命,为了赚到钞票......,因此,浮躁的心态表现的林林总总。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人们处于常道之中,所以把常道作为“此”。然而,老子因为专门研究非常道,所以老是呆在非常道里不出来,并且把非常道当作“此”,把常道当作“彼”。当然,老子的这种结果是由其心法所成就的。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宠爱和侮辱都会使人惊恐,荣辱大患看得像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受宠是卑下得到主子的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惊慌。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寄托给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的字体结构就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因为宇宙大方是靠六个龙头的不断延伸才得以成就的。

“辱”的字体结果就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惊”字为“敬马”之合。庄子说:“万物一马也。”,“一马”者,道也。如此,“惊”字也就可以看作是“敬道”。所以,“宠辱若惊”是指“宠”和“辱”都要以“道”为依据。“大患”是“无”的境界,这是站在万物的立场来看待结果的缘故:万物都被抛弃了,这个“无”的地方对万物而言当然就是“患难”之地了。“患”字的构字是心中有“玄之又玄”的样子。投身于研究宇宙观,学习宇宙“道”的人,老子认为有两点是要去做的:一是“寄天下”,二是“托天下”。所谓“寄天下”是指将宇宙模型推衍出来让那些人看,“寄”字是宇宙的“可大”(可以膨胀开来)的样子。所谓“托天下”是指将宇宙模型言说交代出来让那些人知晓,“托”亦可作“託”,是以口言说或以手送交的意思。


原文: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看了却看不见,叫做“夷”;听了却听不到,叫做“希”;抚摸了却摸不到,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所以他们原本就浑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无头无绪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无”的境界是一种没有任何现象的现象。然而,一切却可以从这种“无”开始,且其始点也就是再生的宇宙的始点,也是“道”的始点。宇宙的始点就是这样被找到的,因为这个再生的宇宙作为一个宇宙模型在逻辑上等同于现实宇宙。古人认为这是人在逻辑上所能达到的至极点,因为人的逻辑已与宇宙的逻辑本质完全一致了。这也被古人称之为“天人合一”的现象。这个始点在数的方面被表述为“一”,此后每增加一个点就加“1”,如此,一个关于数的宇宙模型就因此可以建立起来了。

我们做任何事情也是这样:只有树立起“无”的境界,才能达到“有”的地步,这就叫做“无中生有”吧。在任何人沟通、交往过程中,如果沟通的一方对被沟通的一方事先就“有”,基本上这个沟通就是失败的,因为沟通者在沟通前已经有答案了,有成见了,其结果就是“无”。认识事物一开始从“无”开始,才能得到“有”,才能把事情做到位。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一般人是不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勉强地形容他说:小心谨慎就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才能成为“善为道者”。这就和我们知道的空杯效应一样,自满的人,是不会再去接受别人的东西。要想成为“善为道者”,就必须“不盈”。腾出地方、空间来接纳别人的东西。不能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不能更新自己的观点,并使之僵化。僵化者,是没有办法“为道”的。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一齐生长,我从中观察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复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就会出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容的,无所不容就会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就是天意,天意是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做到“观复”。宇宙从始点运行到每一个“我”的整体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条逻辑轨迹,可以称之为“根我”;而每一个“我”反溯至宇宙始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条逻辑轨迹,可以称之为“我根”。轨迹“我根”与轨迹“根我”若能够重合起来就可以说达到了“观复”的目标。如果人能在逻辑上完成“我根”的轨迹,又能够再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根我”的轨迹,就可以叫作“复命”。“命”指的是宇宙的“根我”的轨迹,也可以称之为“始终”的轨迹。宇宙的运行在逻辑上就只有“始终”(命)一种方向。然而,人的逻辑却可以在“始终”的轨迹上反反复复。如此反复不但能使人找到宇宙始点,还能最终认识到宇宙整体的情状。宇宙整体可以用“道”字来统称,这个“道”字也可以用其它字来作“等量代换”,即有:常﹦容﹦公﹦王﹦天﹦道﹦久。

这些“道”,不管我们是否认识、承认,他都存在,他都会运行。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观复”,从“根我”到“我根”。人的一生就是认识道的过程,越越早能认识到规律,越能尽早的掌握,才能去实现“自我”和“自由”。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管理者,大家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大家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大家畏惧他;更次的,大家轻蔑他。管理者的诚信不足,大家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管理者表面是很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知有”。“有”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知”指的是宇宙万物与人的关系。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统统去掉,从而达到“无”的境界。对于心法,有信与不信的问题。老子认为,对心法若取“信”的态度,就能够达到“无”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对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将信将疑)的态度,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老子把“信”作为宇宙的最小信息单位元,也就是宇宙的最小动态单位“动点”。

只有达到“无”的境界,才有可能做到“太上,不知有之”,否则“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开明的管理者,就是要深入地研究和领悟自然之“道”,而后引导人民遵循自然之道,让自然之道去规范我们的言行,做到“不只有”,达到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百姓皆谓“我自然”。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就会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会出现忠臣。

有很多事情就是矛盾的综合体。乱世出忠臣,并不是盛世就没有忠臣,只是相比较而言,只有在乱世之中,忠臣更显得可贵。在乱世里,忠臣起到的是一个质变的作用,而在盛世里,大部分忠臣则是起量变的作用。忠臣不管是在盛世还是乱世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忠臣都是主流,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只是不同阶段忠臣的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乱世是忠臣,但在盛世里就不一定是忠臣,如果观念和行为不随着社会在改变,可能会起到阻碍社会发展前进。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这三者都是文饰,作为管理社会的规则是不足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圣智、仁义、巧利,如果仅仅是装饰一下,糊弄老百姓,与己与人与国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治理国家不是看你如何地去文饰,更看的是结果是不是让民生得到切身的实惠。老百姓是最聪明最智慧,也是明智的,他们更看重的是结果。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