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高玉宝
 
好人,高玉宝
——献给战士作家、全国道德模范高玉宝暨全国的“高玉宝”班级

高玉宝,被誉为战士作家、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他常说自己是一名老兵。已经83岁的他,头发花白了,可眼睛却还是炯炯有神,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说起话来声音响亮,走起路来步履矫健,还保持着军人的风格。国务院前总理朱鎔基同志接见他时就说:“你比我想象中的高玉宝还要年轻。”现在谁要和他合个影,他马上做一个漂亮的军人站姿。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就是写书和做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从写《高玉宝》开始,就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高玉宝,坚持一辈子做个好人,做个淳朴自然的人,做个一身正气的正直人。他从上世纪50年代的高哥哥变成了高叔叔,从高伯伯又变成了高爷爷,因为采访、写作、做报告,几乎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说:“我年岁越大,越要抢时间为人民做点事。等到真有一天不能说话了,也不会留下遗憾。”

高玉宝,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个仅上过一个月学,一个字不识的人,用字和画的形式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高玉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国内用7种民族文字出版了这本书,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15种外文翻译出版,周恩来总理称他为“战士作家”,胡锦涛总书记握住他的手说:“你的书,教育了几代人,《半夜鸡叫》家喻户晓。”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在街上如果偶尔向人们提到他的名字,许多年龄大的人还是很兴奋,说自己小时候读的课本就是《雷锋的故事》和高玉宝的《半夜鸡叫》《我要读书》。

高玉宝的性格坚强却朴实善良,提到过去的苦难童年,他常掉眼泪。在2009年大连65066部队四大队《时代呼唤雷锋精神》的座谈会上,他给国防生们谈祖国和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在讲到自己的童年时,他情不自禁地哭了。童年本来是美好的时代,可他小时候却正赶上祖国饱受蹂躏屈辱,他放猪、捡破烂、讨饭、当童工、拾煤渣、做劳工、学木匠。他说,祖国就是我的母亲,我要终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从文盲变成战士作家

高玉宝从一个文盲变成了战士作家,后来又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从小爱听人讲故事,在大连六年,一有闲功夫就跑到说书人那里去听评书,甚至干过替说书人在门口收钱的营生。《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十几部评书听得滚瓜烂熟,讲起来活灵活现。听说书,开阔了他的视野,他知道中国很大很美,了解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他敬佩那些写书和说书的人,尽管那时还不懂什么叫小说,什么叫文学,但写书成了他童年的幻想和追求。听说书,在他的心灵上,埋下了写书的种子,这也是滋养他创作的源泉。

对自己不识字,高玉宝从来不避讳。记得在战争年代,他在部队当通讯员、警卫员、军邮员、收发员时,因为不识字把同志们的信和首长的文件送错了,难过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部队南下,路过郑州,老乡们把烧好的绿豆水、鸡蛋送给战士们,有些小学生拿着本子走到高玉宝面前,非要这位解放军战士题字,可高玉宝根本不会写字,不好意思抬头看小学生,汗水滴在小学生的本子上,孩子扫兴地走了。他知道不识字、没文化不行。所以,下决心要学识字,要做一名有文化、有知识的共产党员。那时,行军路上没有笔,没有纸,没有桌椅,也没有书和老师,更没有时间,怎么学写字呢?他捡了一挎包薄石片和碎瓦片,请识字的人用铁钉在上面刻上"红、黄、蓝、天、地、人"等字,在心里默念字的形状、笔画及意义。他以石子、树枝当笔,大地当纸,在地上练字。文盲写小说,图画代替字。他当年的入党申请书就一句话:从心眼里想要入党。他在上面画了几幅画,一条毛毛虫代表从,画颗心代表心,眼睛代表眼,画个梨子代表里,咬是用要的谐音,画鱼代表入,最后再画棵树挂口钟,钟声响,代表党。他说,南征北战都不怕,我怎么能被这几个圈圈杠杠难倒了?!

为了认字,高玉宝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向别人请教,为此,他追过老表,还拦过军长的马。一次,当军邮员的高玉宝,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田边分发邮件和小报,忽见穿戴干净利落的一位老者走过来,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高玉宝喜上心头,背上枪支就向老人跑去。老人一看一个当兵的背着枪追自己,撒腿就跑。高玉宝紧随其后穷追不舍,边跑边喊:“请您别跑,别跑。”老人干脆把背着的包袱和雨伞也扔了。高玉宝捡起他丢下的包袱和雨伞继续追赶。追上了,老人一脸恐惧要下跪求饶,高玉宝递上包袱和雨伞笑着说:“老大爷,我是八路军。是保护您的。”老人问:“你追我有什么事?”“其实没有什么事,想问几个字。” 老人看着这位小战士天真的样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一笔一画教高玉宝写字。分手时,老人伸出大拇指:“你们大军顶呱呱!”

为了认字,高玉宝还拦过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将军的马。高玉宝不认识这位将军,当时正在行军,他拿起本子跑了上去问他字,当他知道拦的是军长时,很紧张。将军没有批评他,反而说:“小同志,你问什么字?”接着,教了高玉宝几个字,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写出好作品。

当高玉宝会写百来个字了,就想到要为老百姓写书,为好人写书,为英烈们写书,为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写书。那是1949年8月有个小孩在看连环画《少年毛泽东》,里面说毛泽东有一天产生了一个疑问,所读过的小说中,主人公为什么都是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没有穷苦人、庄稼汉?高玉宝一拍腿,对呀,我也没见到过穷苦人的书,不如我自己写一本吧。写谁呢,别人写不来,只会老老实实写自己。于是,他开始写自己。他好不容易找来一点纸,订个小本儿,又找到一个铅笔头,就这样开始写小说《高玉宝》,了。没有桌子,就在膝盖上写起来。他说,没想到,这一写,真的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走进了作家的行列。

写书对他来说,就像一座座大山挡在面前,最大困难是想写的事多,但会写的字却很少,每写一句话,十个字有九个字不会写,好几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写出来的字句,全都是七扭八歪不成行,难看极了。宣传股长迟志远同志,鼓励他用保尔的精神写书,并在写书的本子上题字:“玉宝同志,希望你能继续把书写下去,把它写成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一样。”每当高玉宝想起过去和他一起当劳工,那些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用狼狗咬死、用刺刀挑死的劳工叔叔,想起那些在辽沈等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战友,想起死去的爷爷、叔叔、妈妈和小弟弟,就难过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进入创作的激情之中。那些要写的人物、故事,在脑海里像开了锅的水似的直往外冒,不写都不行了。他说:“不会写字,你又怎么写书呢?我就想出一个办法来,把不会写的字全用各种图形画和符号来代替文字写书。”就在大军南下时,他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传奇般地创作出一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高玉宝》。

1951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以《英雄的文艺战士——高玉宝》为题,报道了高玉宝在行军过程中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创作了2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故事,并开始连载。《解放军文艺》杂志连载《高玉宝》,毛泽东主席期期都看,并高兴地把它推荐给自己的子女们和其他的中央领导看。不久后,高玉宝被毛主席接见,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介绍他时说:“这是我们的战士作家高玉宝。”从此后,战士作家高玉宝被大家叫开了。

1953年7月28日,高玉宝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大会,高玉宝的报告引来了无数的掌声,报告结束后,他被外国朋友高高举起。长篇自传小说《高玉宝》,开创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作者、主人公同名。1955年小说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毛选”与“字典”外,没有哪部文学作品拥有如此高额的发行量。

高玉宝说:“一个革命战士,能为人民写出来书来是光荣的。但这光荣,属于养育我的母亲——祖国和人民。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在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人生,走什么样的路,完全由自己选择。写作是很苦的,但一切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只要你认定一条路,路再长、再艰险,也要毫不动摇地走下去,事业总会成功,创作也是这样!”

当初高玉宝写书,只是为了教育自己和后人。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十多种外文翻译出版了《高玉宝》。如:英国、日本、法国、德国、蒙古、泰国、朝鲜、苏联、西班牙、阿拉伯、印地安、锡兰等国。外文有:英文、法文、德文、泰文、蒙文、鲜文、印地安文、阿拉伯文、西班牙、锡兰国的僧伽罗文。苏联除了俄文出版之外,还有俄罗斯文、乌克兰文、哈萨克斯坦文。日文有三种版本。接到日本、美国、锡兰、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作家、学者、教授、记
者、翻译家、教师、工人、学生、青年、出版社编辑等朋友的来信,他们都真诚地说了对《高玉宝》这本书的热爱和感受。他每天都收到不少来信,最多时一天收到200多封,装了满满三大木箱。

锡兰一名叫拉妮的读者,在信中告诉高玉宝:“我国的报纸、电台都介绍、评介了你的书《高玉宝》。你成为我们锡兰人敬佩的中国人和作家。你的学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给我们锡兰人,特别是给锡兰的青年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鼓舞。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当我把你书中的《我要读书》给学生们读了,都为你童年上不起学的遭遇难过和同情。他们说,长大了,要到中国看看你,看看很美很美的中国。”

香港的《新晚报》,在1971年曾发表赵华的一篇题为“高玉宝和他
的文章”。他说:“十几年前,我读过他写的《半夜鸡叫》和《孙家屯的哭声》……内容又充实又真切,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流露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没有雕凿,没有堆砌,从头到尾都那么紧凑,甚至可以说是精炼的。由于它有厚实的生活基础,朴实的写术,也有
声有色,如扣人心弦,令人深深地感动,读过之后,长久不会忘怀。……他的创作,对于知识分子也有很大的启示:生活是一片大海,你想描绘生活,首先就要认识生活,投入生活的大海里,去识水性,你才能运用自如。如果没有生活,没有那份感情,即使有生花妙笔,写出来也是空洞的、干巴巴的,毫无味道。”

苏联的语言博士费德林,曾在苏联《文学报》上,介绍了《高玉宝》。日本著名作家新岛淳良,不仅到中国来访问高玉宝,为日本人民翻译了长篇小说《高玉宝》,还特意为这本书写了很长的后记,日本朋友在后记中写道:“……作为日本读者如何读这部小说呢?我认为,应先思考一下,这部小说虽然出现了日本人,但不是日本的好人,他都是一些欺压贫苦中国人民的坏蛋。作为日本人看到这样的话是会难受的,可能看到这样的话、这样的故事,不想读下去也是正常的。有的
日本人可能会说这部书里写的是谎言。但是,作者这里所写的事,比起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实际上干的坏事还差得远。《高玉宝》这样的小说,是告诉我们,日本军国主义者是如何可恶。为使日本人民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的罪行,所以,我把这部小说一字不漏,全部翻译了。这样做,是为了使我们的祖国日本,不再变成军国主义,为了造就一个和平的日本,我认为大家要一起努力……”

美国有位叫柯尔美的学者,多次来信问高玉宝,你一个文盲战士,是怎样奇迹般地写出长篇小说《高玉宝》成为作家的?高玉宝回信告诉这位美国朋友:“没有共产党和新中国对我的培育,我是创造不出这个奇迹的。我的成长,只是新中国成长起来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子弟中的一个。”

高玉宝说,我永远不忘党、新中国对我这文盲战士的教育、培养,不忘所有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同志,及关怀我的国内外读者和朋友。我要感谢当年鼓励我写书的迟志远股长、教我学文化的单奇同志、帮我抄写书稿的尚振范文书、及亲自指导我修改书稿的老作家荒草同志。

高玉宝作为一个战士战士,一直坚持到部队、工厂、矿山、农村去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人民群众中生活。他写出了两部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春艳》和《我是一个兵》,还发表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间故事、文章等。他曾步行几百里路,到自己参加辽沈战役、打过仗的地方:鞍山、辽阳、义县、锦州、塔山等地体验生活,访问参加这一战役的战友和当地群众,又写出八十多万字《高玉宝》续集。

几十年来,高玉宝始终把写作看成是党交给的一项神圣使命,始终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坚持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坚持用优秀的作品给人民以健康的精神食粮,用文学创作的激情和对党的忠诚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他认为,在文艺创作上,也要破除迷信,敢想敢写。写作不神秘,作家也不是天生就会写作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光靠几个作家写作,是不能全面反映出国家建设的新面貌的。我们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翁,都有责任拿起笔,写我们伟大的祖国,写我们美好生活和祖国的建设成就。我们写文章,是为了教育人们和鼓舞人们,也是为了教育自己,所以,不能马马虎虎。我们要对读者、对自己负责。建设祖国是我们神圣的责任,为祖国而写作,也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高玉宝在新出版的《高玉宝》序言中写到:“一个人,虽然不能青春永驻,但只要有蓬勃向上的精神,就会永远年轻,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工作。我只尽心尽力做了三件事:一是,参军四十多年来,不打任何折扣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二是,写书,绝大部分是用业余时间写作;三是,走向社会,教育下一代。我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沿着我和主人公玉宝的生活道路,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进!要在宝贵的时光中,继续到人民生活中扎根、学习、创作,再为读者奉献出好作品。”

热爱自然 回归自然

高玉宝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他从自然中获得美的感受和精神的力量,也从自然中获取文学创作的源泉。他在《人生》一书的序言中提到:“人生是多么可贵、多么美好啊!美好的人生,像大地一朵艳丽的花儿,天空中五彩缤纷的一片云,秀丽山川中一条清澈的小溪。”

他在《我爱美丽的大自然》一文中写道:“美丽的大自然的广阔天地,是农家孩子的游乐园,农家孩子虽然没有什么玩具,但在大自然广阔天地中玩的特别开心。每当万物生长,百花竞放的春天,我的家乡简直成了花的世界,可美了,到处飘着花的芳香。

我童年喜欢到森林、山野、草地、菜园里玩耍。在这里,可以看到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美丽迷人的景象;可以闻到五颜六色的野花及各种果树花散发出清香;一对对漂亮的花蝴蝶,一群群嗡嗡叫的小蜜蜂,在草丛里,在绽开的花朵上飞来飞去,翩翩起舞。更有趣的是在草丛里可看蟋蟀捉昆虫,蚂蚱一蹦一跳的姿态。在小池塘、小河边、草丛里玩耍,能听到青蛙咕呱咕呱的叫声,还能听到蟋蟀细声细气的叫声。

每当我在上山干活累了的时候,就采些野菜当枕头,躺在山坡上观赏山下清澈的小溪,观赏那大雁,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观赏那天空中一片片、一朵朵的徐徐飘动的白云。

在风和日丽、百鸟啼唱的早晨,可以看到阳光射进树林、草丛、庄稼的一道道金光,好似从天上撒下无数根金丝,美极了。”

83岁的高玉宝,始终保持着自然朴素的劳动者的本色,他从小热爱劳动,从土地里发现和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看庄稼是怎么长的,小昆虫们是怎样游戏的。他在《劳动学本领》一文中写道:爱劳动是我儿时养成的习惯。我扫地、烧火、挖野菜、拾草,干庄稼地里的活。人的本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天生就会,而是在劳动中学来的。

在北方,高粱熟了的时候,我家乡到处都是一片红红的高粱。远看,像悬在半空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红布;近看,那一片片、一穗穗大于手掌的红高粱穗子,在半空中迎风摆动,美极了,像是在向丰收农民点头行礼,祝福农民们用辛劳换来了丰收年景。

秋收,要到地里去砍熟透的红高粱。要把人头多高的高粱砍倒在地,然后,再把砍在地里的高粱秕捆成捆,在地里晒干运到家的场院,取下高粱穗子,再脱下穗子的红米粒,并去掉米粒的外壳,才能做高粱米饭吃,或是磨成面吃。这些活要干很多天。

我深知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从来不浪费一粒米、一粒粮食,也不随便损坏东西。母亲告诉我们,饭要一口口吃,庄稼也一样,要靠人来伺候才能长大长得好长得壮,性急可不行。”

高玉宝喜欢大连的大海,小时候和伙伴们在海里游泳、冲浪,躺在水面上,观赏一望无际的蓝天和各种形状的白云。真是海阔天空。他在《赶海》一文中写道:没见过大海的人,不知大海的脾气是多么奇妙,更不知赶海人的快乐。大海的脾气大而古怪,它要发起怒来巨浪滔天,连大轮船也无法行驶。可是等他脾气消了,性情又是那么温顺,那蓝蓝的海水平静如镜,有时微风在海面上吹起一道道闪光的波纹,吹起一排排如雪的小浪花。这时的大海,美的让人陶醉。迷人的大海,在狂风巨浪之后,海水一下子退出一里多远,海底的礁石、沙滩及在这些地方生长的海生物全露出来了,奉献给人们,让你任意索取。

正因为高玉宝亲历过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汗水,享受着大海温暖的怀抱和赐予的丰厚宝藏。所以,他走到哪里都要告诉人们,好好珍惜一棵草、一棵树、一粒米,一滴水。这不是简单的生活说教,而是他的切身感受和体悟。可现今的一些人们能把一棵草、一棵树、一粒米、一滴水当回事吗?高玉宝说的一粒米,是让人们看到一粒米的精神,一滴水,去看到一滴水的精神,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懂得一个自然朴素的道理。

一粒米的精神,就是庄稼的精神,大地母亲的精神,在广袤的田野里,勤劳的农民开垦土地,把一粒粒种子撒进土壤里,雨水浇灌着她们,太阳温暖着她们,空气湿润着她们,雨露滋润禾苗壮,她们变成了香喷喷的稻谷,变成了金灿灿的麦田,变成了一粒米,进了农家院,来到人们的餐桌上,我们人类在享用着自然给予的一粒米的恩赐时,是否应该知道一粒米在养育着人类的生命,我们靠肥沃的土地生存,靠劳动的汗水换来了粮食。我们用什么回报大地的恩赐,难道就这样地白白享用?你不为她们的奉献精神感动吗?你不觉得自己就是自然中的一粒米吗?一粒米的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无私的供给别人。由此,你是否也该为世界做点什么?当你把一粒米白白扔掉的时候,你不觉得脸红和可惜吗?你不觉得把自己和勤俭节约的品质也一起扔掉了吗?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饭吃怎么办?

一滴水就是海洋,万物离不开水的滋润。一滴水的精神,就是海洋的精神,就是河流的精神,就是云朵的精神,就是雨的精神,就是雪花的精神,就是滋养和浇灌的精神。水,在自然宇宙里循环往复,一滴水不管怎样万千变化,不管来到哪里,她的自然样子就是活泼泼地流动。我们看到河流、小溪边歌唱边欢快地跑着,一直奔向大海的怀抱。水,是生命的源泉,她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不要把白花花的水浪费掉,当没有了水,我们自然宇宙万物的生命又怎样生存?

高玉宝真切地告诉人们,你连一棵草、一棵树、一粒米,一滴水都不知道爱惜,还谈什么爱国、爱家,人们一定要懂得一棵草、一棵树、一粒米、一滴水的道理。人和自然相互联系,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他很怕地球的人们吃不到粮食,没有水喝。他知道饿肚皮的滋味很难受,到几里外的山沟里找水有多艰难。谁愿意河水干涸,土地干裂,庄稼枯死。

你是否知道连续8个月没有下雨,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的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水很清凉,喝起来很爽”。是否能体验到,天空飘下一阵小雨,欢喜得开远市阿德邑村小学的学生跑到操场上伸开手掌、张开嘴接的喜悦心情。是否挂念山坳中的小山村,42亩水田和118亩旱地里已经很难看到一棵活着的植物。地里的农作物一点点枯死,家中水柜里的水也一天天减少。屯里人常走的土路因为失水太久,变成了软软的“灰尘路”。是否担忧农民们每天从村北800米远的一处叫做“旧井”的水塘取水,水塘边全是稀泥,能没到膝盖。挑回家的水,要沉淀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变得稍微清亮些,“基本上是一半泥,一半水,很难喝。”是否可怜那个12岁的女孩穿越1200米绝壁悬崖为家里取水。就这样家里一天至少也得下悬崖背两趟水才够用。因为还有些牲畜要喝水,如果牲畜死了,她们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了。干旱的天气,农作物根本种不下去,蔬菜地的蔬菜也全枯死了。做饭的时候,洗的白菜叶子都已经枯黄,有的已经变黑了。这样的情景,难道不是摆在人们的最现实的课堂,不是警醒我们每一个要和谐自然、和谐土地、和谐海洋、和谐社会、和谐自我吗?

土地、水源、粮食、蔬菜,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如果平日不珍惜、不爱护、不节约的话,又怎么去懂做人的道理呢?怎么领悟生命的真谛和本来意义呢?怎么发现一粒米的精神,一滴水的精神,一片土地的精神,一棵树木的精神,都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呢?它们活自己,做自己。而我们每一个人难道没有这样的精神和品质吗?不是也在活自己,做自己吗?就是你每天怎样活着,是不是为别人活着。


一生做个好人

高玉宝终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热爱人民军队,关心祖国的下一代。参加革命60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人民做事,做了一些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高玉宝说:“人生只有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生命才有价值。我永远是一个兵。”有人说,你现在都80多岁了,是不是应该享福了?他说:“正因为这样,我更应该工作下去,我20岁参军,打塔山、攻锦州,打衡宝,我身边的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有的连块墓碑都没有。每每想起他们,我就觉得我能活到80多岁,能够工作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我就觉得我不能停下来。”

他先后23次受到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0次参加国庆观礼,代表中国青年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青年大会,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先进离退休干部、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金质奖章、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等百余项荣誉。

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高玉宝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可他却谦虚地说,我没做什么,我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大连有三宝,足球、服装、熙来草,还有战士作家高玉宝。在近60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高玉宝以自己的一思、一言、一行,为人们树立了“学得来”的榜样,这个老兵像50年前一样写着他的书,写着那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被人们誉为“新时期当之无愧的活雷锋”。

高玉宝在《生命的价值》一文中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历程,都在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言行写人生。青年人往往走过一段人生道路,才在教训中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度过青春和人生。有的人损人利己,一辈子没做好事,甚至成为罪人,他活着已死了。无数劳动者,工人、农民、干部、战士及每个公民,他们能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美好的青春,默默无闻做平凡的工作,并能勇于创业,做事业的开拓者。这样的人,他即使是牺牲了,或者累死了,但他们仍然活着。一个人出生时,都是光光地来到世界,死的时候,又是光光而去。但人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我认为,人活着就要活的堂堂正正、活得光彩、活得有利于祖国和人民,死时才能坦然、安宁,问心无愧。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走路,就懂得怎样做人,而是一点点学会走路,又一点点懂得怎样做人。青年人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完全由自己选择,选好选坏都决定一生的命运和前程。因此,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育人先育自己。教育别人先教育自己,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我高玉宝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勤务员,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党给我荣誉,不是叫我去享受,也不是叫我高人一等,而是给我为人民服务的巨大力量。我当作家了,不忘自己是战士作家,共产党员作家。我写书和做报告,不仅仅是教育他人,首先是教育我自己。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诱惑,尤其是功名利禄,物质欲望,今天满足了,明天又会不满足。人要是得了这头想那头,什么时候能满足呢?我没有把自己的职务级别放在心上,省去很多烦恼。

我珍藏着两个笔记本。一个本子上贴满了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到80年代共50多个英模人物的照片和简要事迹,每个英模都附上自己学习的誓言。另一个本子是写的80多首诗,这些诗都是学雷锋的体会,凝聚了做人做事的准则和教人育才的标准。”

参军时,部队首长给他和战士们讲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当战士时,他自觉自愿地为人民做些应该做的事情。常年不懈地为百姓扫院子、挑水、种地、割草、割麦子,修理门窗、桌椅板凳、修车、磨刀等活。走到哪里干到哪里,活到老干到老。

1962年,关于雷锋的报道让高玉宝彻夜难眠,他立下誓言:“雷锋和我同命人,共产党来得生存。你为祖国献生命,我做你的接班人。”为了践行自己的誓言,曾戴着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为学校捡煤渣,曾先后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也曾顶着大雪步行20里路,把一个患重病的小女孩背到医院抢救。

高玉宝说,我觉得金钱总有用完的时候,但精神食粮却用之不尽。精神能使一个人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也能使一个人摆脱一切困境取得事业的成功,并能扭转一个人的命运。也能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从衰亡中兴起。

1988年高玉宝从师职岗位离休,他为自己立了三条规矩:要嘴勤、腿勤、手勤。别人说,高玉宝是名人,你帮助老百姓扫院子、挑水、种地、修理门窗,怎么还干这些活。他说,这有什么,我本来就是普通一兵。

高玉宝有一个“百宝箱”,跟随他几十年。这是他1954年到北京上大学前特意动手做的一个小木箱。里面不装金银财宝,也不装奖章证书,而是装着钳子、锤子、斧头等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他小时候曾经为了谋生而学修理技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用自己的手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百宝箱”陪伴着他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校门,走进基层部队,直到走进干休所。后来,他又先后花了1000多元钱购置了木工、瓦工、电工、水暖工等常用的100多件工具,把一个箱子扩大成了一个小修理间,把自家的小仓库变成了个修理室,各式各样的工具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一听说干休所里哪家有了困难,他就不请自到,上门服务。干休所的门窗坏了他修,谁家的暖气、水龙头坏了他也修,连桌椅板凳要修理他也管。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对别人有益的事儿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做。住在干休所的老首长、老战友们都说:“自打高玉宝进了干休所,家里修修补补的活儿都被他包了,可给我们省钱啦!这些年除了外出作报告,就没见高玉宝有闲时候。”

高玉宝有一手绝活——磨刀,他磨的刀锋利锃亮远近闻名,他所居住的干休所和周围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磨刀师傅”。高玉宝在自家门口摆了个摊,专为邻居街坊免费磨刀。他如此高龄依然磨刀霍霍,得益于当年参军前学了一年多的木匠手艺,参军后,部队里的刀钝了都归他磨。他常常坐在楼前,挽起袖子开始对着砂轮熟练地磨起刀来,邻居们对平易近人的高玉宝也不外道,常常扔下钝刀给他磨,逢年过节,三四十把刀排队等着他给磨。

一次,一个新搬来的居民看他穿着工作服,旁边放了好几把菜刀,以为他就是个磨刀的小贩,问多少钱磨一把。高老说,“我磨刀可贵,不是三五块钱。”对方一听,觉得这磨刀师傅肯定是高手,还是拿了刀过来,等磨完后递上钱,他哈哈大笑,“你快收起来吧。”人们说这个磨刀摊是专业水准,有质量上乘的砂轮和磨石,还配了好几个工具箱,里面“宝贝”齐全。除了给大家磨剪子抢菜刀外,他还能修理好多别的东西。

每逢过大年,“磨刀师傅”高玉宝可忙了,干休所的一些老太太和小媳妇拎着菜刀排起了队,高玉宝穿上工作服摆开架势磨起了菜刀。为了不误大伙过年用,他经常挑灯夜战,每天霍霍磨刀数十把。可是年龄不饶人,他毕竟是80多岁的人了。晚上躺在床上腰酸肩痛,可是一想起雷锋浑身是劲,第二天依然上阵,甩开肩膀给群众磨刀。

邻居一位大娘很珍爱结婚时买的一把刀,虽然刀把坏了,她还是将就着用。最近刀有点钝了,大娘就来找高玉宝,高玉宝磨完刀后,还用捡来的木料给大娘做了一个刀把。磨得光亮的刀面再加上个新刀把,大娘拿着别提有多开心了。

一次,郊区两个朴实的农民,听说高玉宝会磨刀,很想见见他。就挎着装满野菜的菜篮子,带着自己的菜刀,到军区干休所大院找高玉宝磨刀。门卫警觉的问,你们认识高玉宝吗?他们说,不认识,只是想亲眼看看高玉宝磨刀。门卫马上打电话告诉高玉宝的爱人,这两个人到家要注意点。高玉宝的爱人热情地接待了两个农民,告诉他们老高不在家。他们说,那我们就一直等他。中午,他们在高玉宝家吃了顿面条,直到高玉宝回来后给他们磨了菜刀才走,他们高兴的说,我们要回去告诉村里人,高玉宝真的会磨菜刀。一年下来,高玉宝给干休所和驻地群众磨刀多少把,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大潮刚刚涌起的时候,高玉宝到某高校作报告,与大学生们座谈,面对大学生“我们该怎么看待现代社会”的问题,高玉宝激动得差点犯了心脏病。最后,高玉宝诚恳地告诉大学生们,“有一点我要对同学们说,那就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化,自己要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个好人,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谈到今天社会上的私营企业家、富豪,高玉宝说,“有钱不是错的,关键是看他怎么挣、怎么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我们就欢迎,个人腐化堕落就……至少就说明个人水平不高吧。至于为富不仁,那到什么时候都得反对。”

高玉宝对自己的子女严格要求。1962年,他在大连的破烂棚屋里给自己的孩子们上了一堂人生课。那时,他回到故乡大连安家,第一次带领孩子上街时,没有去游览迷人的滨海风景,也没有去逛街市、商店,而是来到高玉宝童年拣破烂的北岗桥,当时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破烂棚屋,在这里他给孩子们讲起当年苦难的童年生活。他拣起一块西瓜皮给孩子们闻,孩子们嫌脏捂起了鼻子。高玉宝深情地说:“当年爸爸在这儿拣破烂时西瓜皮也很难拣到,有时偶尔拣到几块就像拣到宝贝似的舍不得吃,拿回家洗净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老大燕飞听后说:“爸爸,以后咱家每年第一次吃西瓜时先吃一口西瓜皮,记住祖辈们的这段历史。”燕飞的建议被全家采纳,至今吃西瓜皮已成为高玉宝家的多年传统。

高玉宝经常对家人说,现在咱们生活好了,但光荣传统可不能丢。孩子们要约法三章,不准比吃比穿,不准贪图安逸和追求享受。家里四个孩子,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一直到穿破为止。高玉宝经常外出作报告,不是乘公交车就是骑自行车,从不要小车摆架子。在他的影响下,兄妹4人吃喝穿戴从不讲究,他的一些邻居说:“一看孩子们平常穿戴就知道是高玉宝的孩子。”

有一年初冬,附近游泳池结上了一层薄冰,大儿子燕飞和小朋友们一同去滑冰。突然冰裂了,有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冰窟隆,不少孩子见状都吓跑了,年仅6岁的燕飞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把落水的小朋友推上冰岸,自己力小几次爬冰未成,死死抓住冰沿,一直等到大人赶来才把他救起。被救孩子家长登门道谢时高玉宝才知道,他问燕飞你怎么想起救小朋友?小家伙脑袋一扬说:“我想起爸爸讲过的黄继光的故事。”

高玉宝不仅善于创作小说和报告文学,而且他还爱好写诗,写了不少雅俗共赏、富有时代气息的诗,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战士的豪情。他还赋诗几十首寄愿子女。他在一首《望儿牢记》诗中写道:“荣誉不去抢,名声不可扬,歪道不能走,心正睡得香。”1956年他的大女儿燕丽出生后的第一首诗中写道:“大树不正影儿歪,大人不好孩子坏,为了祖国下一代,不娇不惯不溺爱。”1957年6月9日是他大儿子燕飞的出生日,他在诗中写道:“六九辰霞鸟噪,驱散燕儿飞高,愿你勇敢坚强,舍己利人为好。”二女儿燕萍是高玉宝夫妇195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时生的,他在诗中写道:“古燕本是今北京,萍儿生在幸福城,幸福本是劳动换,千万别做寄生虫。”

孙子高升出生在经济大潮中,高玉宝特意设计了一张“教育名片”——《我要读书》赠给孙子,上面画有一个卖茶蛋的小女孩流着眼泪,手捧着《高玉宝》,发出“我要读书”,漫画下面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看了此画泪满腮,我那童年别再来。无知无识怎建国?当以全心育英才。”

高玉宝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党员。他家里有条家规,就是老伴和孩子都不上电视、报纸,孙辈最小的也读研究生了,除一个在国外留学、不是共产党员,另一个是入党积极分子之外,其他孙辈都已入党。他说:“孩子们已经成人了,他们的路就让他们自己去走吧……”

他的大孙子很孝顺,有一次见他在家忙活,累得满头是汗,正好有一个卖麻花的来了,就跑去问他爸要一分钱,说是给爷爷买麻花,大家都笑了:一分钱哪买得了麻花?高玉宝就儿子说,这是没教他如何花钱的结果。还有一次,他让小孙女去帮买东西,回来后岁女忘了把找的钱给我,他认为这是不对的,批评了她,她感到很委屈,说的确不是故意的。高玉宝说,委屈归委屈,忘记也不对。

高玉宝的生活非常简朴, 住房容积满打满算,建筑面积才90来平米,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居。而他的 “宝物”又太多,再加上看望者、来访者一拨接着一拨,房间都快挤爆了。有时遇到来的人太多,实在没办法了,就让客人先在卧室候着,家人统统靠边站在过道上。一次,记者到高玉宝家里采访,正巧赶上儿孙们又一同回来团聚。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老伴和晚辈们赶到卧室、书房、餐厅、厨房乃至卫生间里呆着。他常讲:“跟过去相比已经很好了,作为一名党员,只有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尽义务的责任,没有贪图享受的权力”。

人心不老,生命不老。晚年的高玉宝精力充沛,选择了一个为社会、为别人服务的活法。高玉宝说,自己多年坚持创作成为防止大脑衰老最好的办法之一。人老从头开始,我搞创作、讲传统,经常用脑,所以不老;人老从脚开始,我作报告,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所以脚不老。这叫抓两头带中间,坚持下来,人肯定老得慢。

他喜欢走路,清晨起床后,或去街心公园漫步,或在山林小路中快走,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即便是外出作报告或采风,到了异地,他一般也不坐车,而是坚持步行。他去当年作战的塔山采风,当地政府给他准备了一辆小车,他婉言谢绝了,自己翻山越岭步行前往。高玉宝说:走路好处太多了,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改善睡眠,内脏器官和身体其它部位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对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抗衰老有很好的作用。

心中有条永远的红领巾

1988年,61岁的高玉宝从师级创作员岗位上离休。离休人不休,他仍然做着两项工作:一是笔耕不辍,为下一代写书;二是走上讲台,做爱国主义宣传员。他说,“我有责任帮助祖国,帮助人民,帮助党,把下一代培养好。我收到的红领巾如果系在一起比大连到沈阳的里程还长呢!每次作报告时,学校都要选最好的学生给我献红领巾。”

有人说高玉宝作报告得了不少实惠,还有的说他“发”了。他作报告5000场,可是,他有“三不”规矩。不收酬金、不收礼品、不吃请。前不久,有位朋友来高玉宝家好心劝他,都这把年纪了,作一场报告也不容易,还是考虑收点钱吧。现在哪有不收钱的,不傻吗?高玉宝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个铁定的规矩是不能改的,变了不就失去原有的意义了吗?

他作报告只收三样“礼物”——红领巾、鲜花和聘书。他把红领巾签名后转送给品学兼优的学生。鲜花转送给勤奋育人的优秀教师,只有聘书留下,作为青少年教育的联系物。

在三门县作报告,他却破例收下了“珍贵”的礼物,就是三门县实验小学教师赠送的一本看似平常都又不平常的日记本。这个日记本写着县实验小学从校长、书记、老师到中队学生代表,听完他作报告后的表态性誓言,代表着全校师生的心声。

他说,现在的孩子教育条件很优越。但是,也要看到,社会发展毕竟不一样了,环境也佷复杂,家长、学校还不能只管孩子们的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德育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社会有用的人。现在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这与社会发展、环境、教育都有关,但有一个观念是要纠正的: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家长的责任、学校的责任,而是社会的责任。在少管所里、监狱里,许多青少年犯罪人员都很聪明,如果引导好、教育好,他们同样会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可我们忽略了。我们不能等他们出事了才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而是从小就关注他们、关心他们。

他说,我最担忧的就是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孩子们成长。我作了上千场报告,有人说我得了不少实惠,还有的说我“发”了,这不是事实。我作报告有个“三不”规矩;我把写《高玉宝》续集的稿费都用于捐资助学;到偏远贫困地区作报告,经常是自掏路费。我一个老人,一生受党和人民的培养,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更有出息,能把国家建设得更文明、更富强!高玉宝对自己什么都不需要,他一生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衬衣,多少年来,穿的全都是部队发的衣服。当然在他做报告时,也会例外穿特意准备的会议服装,除此,他再没有什么需要为自己做的了。

有一次,他应邀来到辽宁省海城少年管教所给失足青少年作报告,当他走向讲台看到台下的孩子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嘴唇颤抖了几次说不出话来,待他冷静下来后深沉地说:“孩子们,在旧社会我穷得到垃圾堆里拣西瓜皮充饥也没有去抢去偷,今天难道你们比我在旧社会孩童时还困难吗?” 高玉宝爷爷流着眼泪讲,孩子们流着眼泪听,有的失足青少年当场写下悔改血书。

他把自己的家当作宣传阵地,把青少年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人们说,高玉宝家里见不到什么像样的家具,却比别人家多了几十件这样的物品:小矮凳、小拖鞋、小水杯。这些都是用来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的。邻居们都说:“高玉宝家简直成了青少年教育基地了。”一有时间,他就给孩子们讲故事、讲革命家史,领着孩子们参观旅顺军港、古战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战斗历程和思想感悟,以作报告、讲故事、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孩子们交流,有针对性地回答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花4万多元购买了《雷锋日记》、《高玉宝》等书籍1万多册赠送给孩子们。他说:“只要是孩子们需要的,我就尽力去做;只要能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我即使付出再多都值得。”

在深圳,高玉宝一个月做了27场报告,邀请方坚持要给10800元的劳务费,高玉宝实在推脱不掉,全捐给了当地的残疾人学校。报告之余他搬了三次宾馆,从邀请方安排的大宾馆搬到该单位的招待所,后来又搬到自己晚上遛弯时打听到的更便宜的一家招待所。为了给各种各样的“公家”省钱,他甚至住过打工仔才住的地下室旅馆。

高玉宝的爱人私下里告诉记者,高玉宝近年来“不喜欢”谈论自己的年龄。75岁时,曾有听报告的小学生问高玉宝,“爷爷,你几岁了?”高玉宝笑着回答:“七岁半。”

“一直讲到讲不动的那天!”高玉宝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却始终保持普通军人的本色,艰苦朴素,无私奉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在平凡中把奉献化作时代的永恒。

他活着就是为了别人活的更好。他做报告是希望祖国的青少年,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都有一个自然人的自然朴素的思想和行为,在自己的一思、一言、一行中,体现出自己的真善美的本质,真诚友爱,纯洁善良。所以,他说,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愿意听我的课,我也给他们讲雷锋精神,讲共产主义精神,讲为人民服务,讲做真人。由此,“高玉宝班”也成了雷锋的符号,在全国许多学校当年都邀请过他去做报告,担任校外辅导员、名誉校长、德育教授等。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高玉宝班”是否还在坚持传承雷锋精神?雷锋精神,贵在坚持,尤其在当今时代人们更需要思考雷锋精神的本质,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怎样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

在高玉宝年轻时代,有一张照片,他穿着部队的解放军的服装拉着一群红领巾在大路上走,那时他真年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纯洁的笑容,那正是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他在1963年,是流着泪读完了陈广生写的《雷锋的故事》,整整地看了一个晚上。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雷锋和我同命人,共产党来得生存,你为祖国献生命,我做你的接班人。”从此,他成了和雷锋一样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用他儿子的话说,我爸爸一生就是一个愿意为别人服务的人,即使没有雷锋同志的出现,他也会一辈子像雷锋那样做人。当年高玉宝班的孩子们,有的也五十多岁了,他们当年仿佛是自然里的小黄花、小红花、小紫花,而今已经成了祖国的参天大树!几十年过去了,高玉宝还是老样子,保持着自己的自然心和童心本色不变,这也是他不老的秘密。他自己每做完一场人生报告,就像打了一场胜仗,夜里睡的很香,常梦见鲜花和松树。这些不就是高玉宝自然美好心灵的再现吗?不就是雷锋精神吗?不就是高玉宝精神吗?

2009年5月5日,大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在早间新闻栏目中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高玉宝爷爷与“高玉宝班”学生一起学雷锋。在 “五四”青年节,大连47中学“高玉宝班”的教室里传来诗声朗朗。原来他们正在召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内容是山林子先生的自然智慧长诗《时代呼唤雷锋精神》,这是高玉宝老人赠送给同学们的珍贵诗集,高老在讲话中谈到:雷锋精神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精神,希望同学们不仅在“雷锋日”才去想雷锋、去学雷锋、做雷锋,而是把这种自然宇宙本性的真善美表现在平时,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小事上,默默无闻地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奉献,我愿和大家一起做雷锋!

2010年,这位战士作家受中国世图电子音像出版社邀请写《时代呼唤雷锋精神》一书推荐信,那时,他刚刚出院,在自己的书房里一笔一划地写了490个字,整整写了两个小时,对他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说,实在不容易。但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在给自己的祖国写信,给人民写信,给党写信。

“成雷锋精神的传人,做无私无我的典范”。这是高玉宝今年3月29日赠送给宜昌市雷锋纪念馆开馆仪式的字,它不是口号,而是老人让人们去思考自己怎样做人,成雷锋一样无私无我的人,这也正是我们当代人需要思考的重要的做人一课。

高玉宝是道德模范,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他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做具有雷锋精神的人”教育活动中,最生动、最鲜活、最直接的英模典范,他希望中华民族的天地大爱精神在新一代人那里继续传承和续写。他一辈子不为世俗名利所动,淳朴自然地活着,写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好人,所以,人民向他投了真诚的一票,他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

祖国向他致敬!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