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张继民演讲]感受院士风采:探险英雄秦大河
 
长期从事科学探险与采访的我,曾思考一个问题,即现代国际科学探险史上,谁真正为中国争得了荣光?思来想去,好象仅有秦大河院士一人,至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他1989/1990年度,与美、英、法、日、苏五国五位队员一道,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这些勇敢的探索者们,驱赶着狗拉雪撬,自位于南极半岛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出发,奔向苏联和平站。用了7个月的时光,走过6000多公里的行程,他们终于胜利抵达终点。当时,这一富于牺牲精神的壮举轰动了全世界,当他们胜利归来,相关国家的政要、群众用红地毯、鲜花和掌声,欢迎这些英雄们。

  我很荣幸,做为中国为数极少的记者之一,跟踪报道了秦大河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全过程。记得1990年6月底,国家海洋局为秦大河勇闯南极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我做为记者与会。那是我4月初从南极大陆回国不久,会上,我以我南极的探险实践和知识积累,深深意识到,秦大河与五国五位队友准备联手横穿南极大陆,是现代科学探险史上的大事件,具有非同寻常的报道价值。当我看到了这一点,便采取了特殊行动:一是会上不提问题,避免引起其他记者的对秦大河的关注。二是悄然与他相约,晚上到他所住的中国科学院招待所深谈。对于第二点,秦大河不便拒绝,但也没有完全应承下来,只是说他由于第二天早上就要飞往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当晚还要去朋友家叙别就餐,可能很晚很晚才能回到招待所。那意思是说:“你甭来了,我还不知何时从朋友家归来。”我说:“我一定会去的,去招待所等你,随你什么时候回来。”夜9时多,秦大河回来了,右手还托举着一个西瓜,看来他是准备他自已吃的。他可能觉得,这么晚了,张记者会等得不耐烦回家了。而现在,这个西瓜已不能由他一个人独吞。进入室内,他一拳敲开西瓜,我们边吃边聊。室内闷热,谁顾不得斯文,我们脱光了上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不仅谈了他们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大致过程,可能遇到的危险,还谈了他对他家属的牵挂。原来,6月初,在他正为筹备远征南极忙得不可开交时,他的妻子被一辆逆行的吉普车撞伤,被送进医院急救,以至连翻身都困难。面对祸事,他除了忙于赴南极做准备外,还常去医院为妻子送饭。至今,妻子仍住在医院,尚不知何时出院,更不知最后会留下何样的后遗症。此外,还有他惦念着他那年迈的父母。总之,走向南极为国争光的他,背着沉沉的精神重负。

  出于新闻报道的需要,也出于对秦大河的同情,我说我愿意通过新华社的报道,在他和他的家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前提是他自踏上徒步横穿南极大陆征途之日起,尽其可能地给我提供他和他们探险队的历险过程。就新华社发稿速度而言,肯定会快于他转给他家人的信息速度。如果他做到了这一点,会减轻和免却他亲属对他的挂牵。当然,这也有利于祖国人民对他的关注,激励青少年学习他无畏的探险精神。通过交流和沟通,秦大河理解了我的建议,表示愿意支持配合。第二天早上6时多,秦大河从首都机场起飞前往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与候在那里的队友们会合。让我感到受慰的是,国内能够取得秦大河信任,同意对他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给以跟踪报道的只有两位记者,一个是我,另一位是《中国科学报》的李存富。可以不客气地说,秦大河飞离祖国,踏上征途,等于我们俩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垄断这一重大新闻报道,让国内众多媒体和记者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着秦大河回到北京,去搞近乎炒冷饭式地应急报道。

  秦大河是守信用的。别的暂且不提,就是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探险队所乘飞机载着42条克罗拉多极地狗路经古巴,因为经受不住热浪的袭击死了两条,他也及时地将这一消息文传给我。出于挖掘新闻的需要,我去了秦大河供职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与冻土研究所,他的母校兰州大学,同时拜访了他住在兰州的父母、他的妻子等亲属。待他回到北京,我除了与一位合作者一道,除了对国家主席杨尚昆接见秦大河和他的队友,秦大河和他的队友游览长城,以及他到北京大学作探险报告进行采访外,他在京的其它活动,我采取放弃态度。理由很简单,我手中握有他横穿南极大陆的大量材料,整天所忙的是怎样将其编成新闻,如何排开发稿!以至材料多得使我与合作者,仅用半个多月时间就撰著一本以《最后大探险》为名,全面反映秦大河横穿南极大陆的书,迅速出版发行。

  结束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探险不久,秦大河又偕同来自北极的一位科学家去珠穆朗玛峰从事科学探险。在珠峰6000多米的高度,他患脑水肿,以至失语、大小便失禁,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他肯定长眠在珠峰。按说这样的海拔高度,秦大河过去在中国西部考察时也曾涉足过,为什么这次会引发如此严重的高原反应?他的一位队友分析说,主要是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时对他的身体损耗太大,回国后又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就去珠峰考察,才酿成严果。感于这种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我及时地对其做了报道。不过此时也有人告诉我,秦大河在珠峰患严重脑水肿,大脑受到损害,搞不好以后从事科研工作都困难。听了后,我为他忧心。谁知几个月后,他居然现身于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大会进行学术交流时,我见他侃侃而谈,思维流畅,全然没有一点大脑受损的样子。我们私下聊天,对于我们以往的交往他依然记忆犹新。“考察”后,我高兴地写了一篇题为“又见秦大河”的报道,做为新华社通稿发出,希望让更多关心秦大河的人知道,他做为一个头脑聪慧的学者又回到我们中间,继续从事着他倾心的科研事业。后来,他受到国家重用,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尽职尽责地工作着。

  我钦佩这样的科学家,他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由于沿途坚持科考,使中国对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某些方面,至今仍定格在世界所有国家难以企及的水平。他不为声名和荣誉所累,出于科学的需要,又赴珠峰探险并遇险,其拚命精神达到了极致。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我觉得看看秦大河为中国冰川科学所付出的一切就知道了,根本用不着人为的拔高和宣染。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